2437.只要呼吸还在
文/林水火(福建)
淹没在夜的海洋
路灯是站着的近距离的知已
也亮成深藏于记忆的无声守护者
在每一个活着的晚上
月亮高远于眸光的迷离
塞满了诗人单边的无法触摸的想象
活着缺缺圆圆
每一个夜色都有各自的小小盘点
白天离去的时候白天或许重来
只要呼吸还在
行走的时候无须过于在乎小小的盘点
远方注定是虚拟彼岸
这首《只要呼吸还在》以夜晚为画布,用路灯、月亮等常见意象串联起对生命存在的细腻思考,文字轻盈却藏着沉甸甸的温度,像暗夜里的一声轻叹,既带着对当下的感知,也透着对未来的笃定。
一、意象:是风景,也是心境的镜子
诗歌的魅力,很大程度上来自意象的精准选择与情感附着。
“路灯是站着的近距离的知己”:将路灯拟人化,赋予其 “知己” 的属性。它不像太阳那般耀眼,也不如星星那般遥远,而是 “近距离” 地陪伴,在夜晚为行人提供微光,这种意象暗合了人们对 “平凡温暖” 的期待 —— 生活中最可靠的支撑,往往不是宏大的存在,而是身边触手可及的慰藉。
“月亮高远于眸光的迷离”:月亮的 “高远” 与 “眸光的迷离” 形成对比,既写出了月亮的物理距离,也暗示了人在面对未知时的迷茫。而 “塞满了诗人单边的无法触摸的想象”,则将月亮与 “诗人的想象” 绑定,让这一经典意象有了个人化的解读 —— 它不再是普世的 “思乡符号”,而是承载着个体独特思绪的容器。
这些意象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呼应:路灯的 “近” 与月亮的 “远”,构成了夜晚空间的层次感;“知己” 的实在与 “想象” 的虚幻,则形成了情感的张力,让 “夜” 不再是单纯的时间概念,而是成了心境的外化。
二、情感:于平静中,藏着对生命的坚定
诗歌的情感表达克制却有力量,没有浓烈的呐喊,却在字里行间透着对 “存在” 的肯定。
“白天离去的时候白天或许重来 / 只要呼吸还在” 是全诗的核心句。“白天离去” 象征着困境、结束或失落,而 “白天或许重来” 则带着一丝不确定性的希望。但这种希望并非空中楼阁,而是锚定在 “呼吸还在” 这一最基本的生命体征上 —— 只要生命仍在延续,一切就有重新开始的可能。这种逻辑,将 “宏大的希望” 拆解为 “微小的存在”,让 “活下去” 这件事本身,就成了最坚实的底气。
“行走的时候无须过于在乎小小的盘点” 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态度:生命不必苛求每一步都精准计算,不必为过往的得失斤斤计较,只要 “呼吸还在”,行走本身就是意义。这种对 “过程” 的重视,冲淡了对 “结果” 的焦虑,让诗歌的情感基调从 “迷茫” 转向 “释然”。
三、结构:从 “场景” 到 “哲思”,自然流淌
诗歌的结构如同一条缓缓流淌的河,从具体场景逐渐过渡到抽象思考,毫无生硬感:
开篇 “淹没在夜的海洋”,先铺陈夜晚的整体氛围,将人带入特定情境;
接着聚焦 “路灯”“月亮”,用意象填充场景,让画面有了细节;
最后以 “只要呼吸还在” 收束,从对夜晚的描摹跳脱到对生命本质的思考,完成了从 “具象” 到 “抽象” 的升华。
这种结构的好处是,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被带入诗人的思绪 —— 先是 “看风景”,然后 “懂心情”,最后 “悟道理”,接受度更高。
四、些许遗憾:个别表达稍显 “轻飘”
若说不足,或许是 “每一个夜色都有各自的小小盘点” 一句稍显平淡。“小小盘点” 虽试图用口语化的表达传递 “夜晚对过往的梳理” 这一含义,但 “盘点” 一词更偏向理性的计算,与诗歌整体的感性氛围略有脱节,若换成更具画面感的表达(如 “每一个夜色都有各自的褶皱”),或许能让意象的张力更强。
总结:平凡里的诗意,才最动人
《只要呼吸还在》最打动人的,是它将 “生命” 这一宏大主题,拆解成了夜晚的路灯、高远的月亮、延续的呼吸等微小元素。它告诉我们:生命不必轰轰烈烈,只要一呼一吸间有感知,一步一行中有方向,就是值得珍惜的存在。这种于平凡中提炼哲思的能力,让诗歌有了直抵人心的力量。
林水火,笔名绿帆,福建省漳州古雷港经济开发区古雷港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漳州市作协会员,漳州古雷港经济开发区作协理事,正高级教师,福建省特级教师,福建省高级人才(C类)。其诗歌作品散见《八闽现代诗大展》《诗潮》《齐鲁文学》《青年文学家》《作家新视野》《微型诗选刊》《野果文学》《西北文艺》《诗路作家》等纸刊及中国诗歌网、中文诗歌网等网络平台。著有诗集《时光在风中行走》《眸光里的呼吸》《月光落在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