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前语:涪陵工务段关工委将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公司关工委和重庆分会开展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90周年和遵义会议胜利召开90周年”中华魂主题读书活动的《通知》精神,疏理发到“‘五老’与青工结对包保工作群”,要求“五老”指导结对徒弟撰写《弘扬长征精神 我为确保渝怀铁路安全畅通作贡献》读书体会征文,作为结对徒弟每季完成一篇“学习体会”或“工作思想汇报”的文学作品。现将主题读书心得体会之三《弘扬长征精神,我为确保渝怀铁路安全畅通作贡献》转发青工参考学习。
读书体会之三
弘扬长征精神 我为确保渝怀铁路安全畅通作贡献
文/谭志鹏 指导五老/何 平
翻开中华魂《红军长征史》读本,那些动人心魄的图景便从纸页上奔涌而来:红军战士在泸定桥的铁索上迎着枪林弹雨匍匐前进,在茫茫草地里艰难跋涉,在皑皑雪山上相互搀扶……这并非仅仅是书中字句,更是一股汹涌激荡的生命洪流,直击灵魂深处。长征精神中那“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念、“风雨浸衣骨更硬”的钢铁意志,如巨浪般冲击着我,让我久久不能平静。
长征精神,非供于书架上的历史标本,它应成为我们行走于现实险途的鲜活指南。铁路安全畅通,其意义不啻为一场“钢轨上的长征”——它既是经济发展的命脉,更是千万旅客的生命所系。渝怀铁路蜿蜒于崇山峻岭之中,高桥隧、大坡度、复杂地质环境使其安全守护充满挑战。每一次信号灯的明灭切换,每一次列车的平稳通行,背后皆需无数铁路人如当年红军战士般,在各自岗位以“万无一失”的信念与“一失万无”的警醒默默守护。这千里铁道线上,责任重如群山,安全责任正是我们新时代铁路人必须奋力攀越的“雪山”和“草地”。 长征精神如何真正灌注于守护铁路安全的细微血脉之中?答案就藏于我们每一次巡视、每一次检修、每一次应急处理的平凡日夜之中。 我愿以忠诚担当为旗帜,让责任意识坚如磐石。当暴雨如注,防洪巡查刻不容缓,纵然深夜泥泞,亦必争分夺秒奔赴重点区段;那雨幕中的巡查身影,正是对岗位职责的无声誓言。长征路上红军战士为信仰跋涉万里,今日我们亦要为“安全畅通”这一重托倾尽所有。 我愿以严谨务实为准则,让制度规程落地生根。面对每一次设备检修,我要求自己摒弃“差不多”心态,严格按标作业,不放过丝毫隐患。如同当年红军过草地时每一步都需踏稳脚下那片未知的泥淖,我们每次作业的精准、每个流程的规范,都是铺就安全大道的坚实砖石。
我更要以坚韧不拔为武器,克服前行路上的“娄山关”与“腊子口”。技术难题攻关时,常遇瓶颈重重,数次尝试无果也曾让人气馁。然每念及红军战士面对雪山草地时的百折不回,我便重燃斗志,沉心钻研,反复试验,直至难题破解。这种在困难面前“风雨浸衣骨更硬”的韧劲,正是长征留给我们最锋利的武器。
长征虽已远去,但那以理想照亮征途、以信念战胜困厄的精神火炬,从未在中华大地上熄灭。它早已融入我们铁路人的血脉,转化为对钢轨毫厘的专注、对安全永不懈怠的追求。当我们深夜巡视于万籁俱寂的铁道线上,头顶信号灯如星辰闪烁,足下钢轨延伸向无尽远方——这不正是新的长征在脚下铺展吗?
守护渝怀铁路安全畅通,是我们的岗位职责,亦是属于我们这代人的光荣长征路。我将以长征精神为灯塔,以钢轨为征途,让每一次安全抵达都成为对那伟大灵魂的致敬:以今日之坚守,告慰昨日之牺牲;以时代之通行,续写不朽之长征。
作者系涪陵工务段2023年新入路本科生,指导“五老”系作者结对师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