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战友我的班
铁二师 陈巽之
“最忆是义棠,难忘测量班”。这是我在一首诗中写的。前者是地点,汾河岸边的一个小镇,89309部队三营部就驻扎在小镇边上,后者是我所在的班集体。

我在铁道兵部队服役三年,先后在过三个班,一是新兵二连的八班;二是新训结束分到十连六班;三是三营部的测量班。前面两个班都只在了几个月,可供回忆的东西不多,后者一直到了转工后,记忆深刻,永生难忘。首先是我和战友们结下了终生不渝的友情;其次是在战友们的影响下,我养成了勤奋学习的好习惯,受益终身。
我们三中队部测量班是一个勤奋好学的班集体,10名战友同住在一个大宿舍里,虽然来自不同省份,但战友之间亲如兄弟,互相关心帮助,为了自己的理想前途,大家都在努力学习。首先是学习铁路测量技术。因为我们担负着全营30公里铁路施工的测量工作。要学会看图纸、学会操作水准仪、经纬仪等、学会用许多数学知识进行计算,还有许多具体的测量方法要在实践中去掌握,不掌握技术就无法开展工作。除了学习技术外,我们还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学写新闻通讯,学写文学作品,学习外语……从工地下班回来,就赶快洗脸擦澡,脱下工作服,换上军装。把小马扎从床下拿出来,往床沿上一趴,就你查阅图纸,他复核一天的测量数据,我擦拭保养仪器……把一天的工作收收尾。
晚上我们很少看电视,基本上都在学习,我们的学习是自觉的,有许多知识在学校,老师手把手地教还学不会,现在只要自己拿起书来看几遍就会。交流讨论是热烈的,为了一个问题彼此争得面红耳赤。有一段时间广播电台广播路遥的中篇小说《人生》,午饭后,我们拿了马扎齐齐地坐在收音机前,静静地听着高加林的人生际遇、关心着他和刘巧珍的爱情,为他俩的感动而感动、忧伤而忧伤、悲哀而悲哀,我们为这部小说倾注了太多的关注,也许大家都是农村娃,都有过高加林一样的苦闷、彷徨和奋斗经历,关注高加林其实就是关注我们自己。这段时间,我如饥似渴地大量读书,像海绵吸水那样吸取知识的养分,在一个月才六元津贴的情况下,倾其所有买了收录机,每天凌晨五点听广播讲座自学外语,为了不影响别人休息,我搬到半间堆放杂物的房间居住,并在床头贴了一副对联:“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发愤时”以自勉。在部队三年,我学到的知识比学校十年学的还要多,我养成了自立、自强、自尊的性格和勤快、勤学、勤奋的习惯,在人生的起跑线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我们班的10名战友转到企业后全都提了干部,全班10个战士齐齐整整全部提干,这在全军也是不多见的,我一直感恩这个积极向上的班集体。

如果说部队是一所大学校的话,那么,测量班就是一个大熔炉。她在知识上提升了我,在意志上磨砺了我,在人格上塑造了我。在部队的三年,尤其是在测量班这个积极向上的集体里,我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学会了做事,学会了做人。这是一段成长的日子,鲜亮的日子,幸福的日子,值得永远珍藏在日子!
槛外人 2025-7-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