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军垦乡土苑

军民鱼水情 共谱新篇章
——石总场北泉镇党委“八一”前夕慰问子弟兵纪实
图文/魏赋光 王立春 杨焕林
七月的戈壁滩,骄阳似火,却挡不住军民同心的滚烫真情。7月25日清晨,石总场北泉镇关工委与老军垦文艺宣讲小分队的40余名成员,踏着晨光踏上了前往15公里外“69233部队”的慰问路。这支由场长王彝敏带队、人武部部长陈海洋陪同的队伍,带着北泉镇百姓的深情厚谊,也带着兵团人代代相传的红色基因,为子弟兵送去节日的祝福。
军营门口,战士们早已列队等候,挺拔的身姿如戈壁白杨,黝黑的脸庞上洋溢着期待。慰问仪式上,部队首长的欢迎辞里,满是对地方党委政府的感谢;陈海洋部长的慰问辞中,饱含着兵团人与子弟兵共守边疆的赤诚。无需过多言语,紧握的双手、会心的眼神,早已诠释了“军民鱼水一家亲”的深刻内涵。
文艺演出在军营广场拉开帷幕。老军垦们虽已两鬓染霜,唱起《兵团战士之歌》时却依旧铿锵有力,那是用青春和汗水淬炼的旋律,瞬间勾起了战士们对使命的共鸣。7个节目,个个浸润着红色血脉,句句传递着兵团精神,台下的掌声一波高过一波,有时是整齐划一的节奏,有时是情不自禁的欢呼,那是最真挚的喝彩,也是心与心的碰撞。
当《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旋律响起,演职人员与官兵们并肩而立,歌声穿越营区,回荡在戈壁上空。这歌声里,有老军垦对党的感恩,有子弟兵对信仰的坚守,更有两代人对“保家卫国”的共同注解——从兵团战士屯垦戍边,到解放军战士守疆卫土,变的是时代背景,不变的是对家国的忠诚。
演出落幕,情谊却在延续。战士们热情地邀请大家参观团史馆,泛黄的照片里,有战争年代的浴血奋战,有和平时期的默默坚守;锈迹斑斑的勋章旁,记录着一茬茬官兵“缺氧不缺精神”的誓言。在整洁的营区有整齐划一的装备,让老军垦们想起了当年“一把锄头一支枪”的岁月,时光交错间,两代守护者的身影重叠在一起。
返程的车上,老军垦们仍在哼唱着军营里的歌。他们知道,这场慰问不仅是送一场演出,更是一次精神的传承——兵团精神与军旅精神,本就是同源的火种,在这片土地上代代相传,照亮着守疆护民的前行路。
军民同心,其利断金。在石总场北泉镇,这样的鱼水深情早已融入日常:战士们帮百姓抢收庄稼,乡亲们为军营送菜送粮,点滴小事汇聚成磅礴力量。正如那首合唱的歌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而军民同心,正是这片土地上最动人的时代篇章,续写着永不褪色的忠诚与热爱。

总 编:王立春
副总编:魏赋光
主 编:戴恭义
图 片:杨焕林 王立春
编 审:周 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