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报刊杂志上的一个高产传奇
邢介进
我在青沼河群里刚发布了一则消息,就立刻收到一条点赞信息。立马查看,竟然是殷贤华老师的点赞,令我深感意外。
殷贤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已在《作家文摘》《中华诗词》《小小说选刊》《北京文学》《读者》《新华文学》等国内外纸质报刊杂志发表文学作品3400余件,《小说选刊》转载其作品4次。自2011年起连续13年入选全国微型小说年度权威选本及排行榜,60篇小小说入选全国各地中高考试题及教辅读物。《微型小说选刊》《小小说月刊》等12刊签约作家,入围2022年第八届鲁迅文学奖参评作品,获评2016年《小说选刊》全国微小说精品奖、2020-2021年第四届重庆晚报文学奖、2024年天津市第32届梁斌小说奖、2025年第11届中国诗歌春晚“2024年度十佳网络诗人”等近300个奖项,出版小说集《天壤之别》《梦中窥人》《金牌乌鸦嘴》《星辰花:第188号上帝》等。
殷贤华老师能在报刊杂志上发表3400余件作品,其中,2013年一年就发表810篇,这个数字就像一座巍峨的文学高峰,让人在仰望之时充满敬意与好奇。

一、踏石留印的写照
3400余件作品,是他多年苦心经营的硕果。我们深知,每一篇作品的诞生,都好像登山,不仅需要一种持续的耐力,更需要一股顽强的毅力。
站在“山底”时,可能是处于一种爱好,处于一种励志者的孜孜以求,更处于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冲动,总感觉爬到“山顶”仅是一个时间问题。然而,理想是丰满的,而现实却是骨感的,会与自己的初衷相距甚远,这需要自己不断注入一腔热情和满怀信心。
爬到“半山腰”时,方知仅凭一腔热情难以为继,还需要一种动力源作为支撑,还需要一股气作为支柱。这种坚定的信念就是“爬山”的动能。
试想,几千米的山峰,能够爬上者有之,望峰生威者有之,半途而下前功尽弃者也有之。而他却以超人的意志,克服重重困难,一篇又一篇地创作,一篇又一篇的投稿,一篇又一篇的发表。他的这种不辞辛劳的精神,宛如一盏明灯,为那些还在文学道路上迷茫的人照亮了前行的路。
二、思维火花的迸发
如此众多的作品,必然离不开他的才华与源源不断的灵感。他就像是一个拥有神奇魔法的文学精灵,能够从生活的各个角落捕捉到创作的灵感。他的作品题材广泛,涵盖了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世间百态。 有诗歌《秋蝉》:一只蝉,从秋天,一直演奏到冬的边缘秋蝉的一生都在演奏。演奏自己仅有一次的秋天,寒风起时,它化作精灵,哼着歌走了,把身体的乐器留在了树干。有《蜻蜓之爱》、《蛙之爱》、《旅之爱》、《花之爱》爱情小小说四题。有我的漫漫文学路;童年时代,文学是填补饥饿的“食粮”;青少年学生时代,文学是青春梦想的“乐园”;中青年职场时代,文学是心灵憩息的“避风港”;现在,文学是坚守奋斗的“阵地”等等。他的才华使他能够将这些看似平凡的素材转化为一篇篇引人入胜的文章。他有着独特的视角和敏锐的洞察力,能够挖掘出生活表象下的深刻内涵。
三、榜样力量的召唤
他的3400余件作品对文学传播有着不可忽视的贡献。在报刊杂志的平台上,他的作品如同撒向各地的文学种子。每一篇发表的文章都有可能被不同的读者阅读,从而将文学的魅力传递给更多的人。正如他在《如果你被大风吹倒》所言:“我惊觉,那些倒下的高粱,果实在地里秘密行走,根部正发出新芽。真的,如果你被大风吹倒,你要学会与相撞的地面和解,学会爬起,学会走的更稳。”他就是这样一位忠实而高产的作者,不仅为刊物提供了大量的作品。而且为许多原本对文学不太感兴趣的读者,带来积极向上的力量,让他们逐渐走进文学的世界。
他的3400余件作品,似一座桥梁,连接着文学创作者与广大读者,促进了文学的交流与传播;像一个标杆,让无数创作者从他的身上汲取到力量,看到前行的方向。我们从他身上可以看到,只要有梦想,有坚持,就会有回报、有成就。
作者简介: 邢介进,中共党员,高级教师,济南作协会员,《清照文苑》主编。文章散见于《中国教育报》《山东教育》《语言文字报》《精神文明报》《基础教育》《基础教育参考》《教师报》《山东教育报》《小学教学研究》《中小学教学研究》《新课程研究》《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基础教育实践与研究》等80多种报刊杂志。著有《诗意课堂》《出彩课堂》《智简课堂》《纯真课堂》四本文集。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军旅大校书法家书法宋忠厚独家销售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