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铁血铸军魂,赤心护山河
——致敬八一建军节
作者:杨元花
九十八年前,南昌城头一声惊雷划破暗夜。那是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向旧世界打响第一枪,如星火撕裂长空,点燃了人民军队诞生的曙光。从此,“八一”二字熔铸成信仰的图腾,在血与火的征程中锻造成中华民族最坚硬的盾牌。

烽火砺剑:山河为证写忠诚。从井冈山上的红米饭到长征路上的草鞋印,从平型关大捷的怒吼到上甘岭坑道的坚守,这支军队的骨骼由信仰浇筑。赣南的竹林记得红军战士缝补战旗的指尖,太行山的岩石铭刻着八路军大刀劈向敌寇的寒光。他们用脚板丈量中国大地——雪山埋忠骨,草地葬英魂,却让“为人民扛枪”的誓言在炮火中愈显铿锵。当开国大典的礼炮鸣响,天安门城楼下的钢枪阵列,正是山河破碎到日月新天的历史见证。

金戈映日:强军伟业震寰宇。
今日的中国军人,脚踏改革强军的时代鼓点,以科技为刃,以创新为甲。辽宁舰劈波斩浪,犁出深蓝航迹;福建舰电磁弹射,激荡大国雄心。东风导弹阵列如倚天长剑,守护万里苍穹;歼-20战机刺破云障,在云端刻下龙的图腾。北斗卫星织就天网,指尖轻点便能决胜千里;数字尖兵运筹方寸屏幕,无形战场激荡智慧惊雷。从亚丁湾护航的英姿到国际维和战场的蓝盔,从抗震救灾的迷彩洪流到抗疫一线的钢铁长城,人民军队以实力诠释:执剑不是为了征战,而是让和平的星光永远璀璨。

血脉永续:军旗所向即民心。南昌城头的弹痕早已融入城市肌理,但军旗上的信仰从未褪色。太行大娘纳的千层底,化作今日小学生寄往边关的明信片;沂蒙红嫂哺育战士的乳汁,汇成人民群众“最后一碗米送军粮”的鱼水深情。当洪水漫堤时托举生命的臂膀,当雪山哨所上凝霜的睫毛,当戈壁滩中导弹兵仰望星空的眼眸——都在诉说:这支军队的根基永远深扎在人民的土壤里。

值此八一建军节,让我们向每一道守卫国门的背影致敬!致敬边关冷月下的钢枪,致敬深潜大洋的孤勇,致敬长空万里的鹰啸!他们的肩头担着祖先留下的壮丽山河,他们的脊梁挺立着民族复兴的未来。看!那猎猎军旗正迎着新时代的朝阳飞扬——
上面写满忠诚,写满担当,更写着一个民族对和平最庄严的守望!
谨以此文献给为祖国奉献青春的中国军人!敬礼!

作者简介

杨元花,女,1954年9月出生,广东省揭阳市榕城区人,揭阳诗社社员,揭阳榕城作家协会会员,《鲁南作家》编辑部特约作家,中国诗人年度诗歌选集编辑委员会认证诗人,中华诗书画派成员。197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0年毕业于汕头大学医学系,儿科副主任医师,从事医师工作已45年,2009年9月退休,退休后反聘,继续从事儿科门诊医疗工作,发表多篇专业论文,主持多项科研项目。自幼喜欢文学,从医之余,常撰文作诗,笔耕不辍,作品发表于《当代作家》《南疆战旗》巜中国经典乡村文学选编》《榕风.榕城作家》《诗家风采·广东诗人》《名家百科》《顶端新闻》《都市头条》等刊物或公众号。在《当代作家》2024年2期诗词歌赋大赛中荣获冠军奖。

主播简介

小雨点儿:本名王振芬,大连人,企退。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传承者!酷爱唱歌与朗诵,用声音诠释诗与远方,给作品第二次创作。充实自己退休生活,让生活多姿多彩。在多媒体平台做主播(黑水龙吟有声平台,金色大地文学社,名篇艺术网世界文学联盟黑天鹅主播团,西楼文苑微刊等)
曾两次获辽宁省K歌大赛优秀歌手奖,鹤岗市星耀杯朗诵大赛最佳朗诵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