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城筑高关水库记
作者:田金轩(湖北)
鸿蒙初辟,山川孕灵秀之质;乾坤肇奠,日月昭人文之辉。洎乎上纪,应城儿女启旷代之宏猷,筑高关之伟库。斯举也,若彗星耀空,光昭今古;犹巨擘开山,功炳寰中。
于时,应城一呼,万众响应。老弱怀义,少壮负勇。辞桑梓之温,别闾里之亲。披荆而赴荒谷,戴月以陟峻岑。风饕雨虐,弗阻攻坚之步;露重霜寒,难消克险之心。肩挑担荷,移丘壑之土石;锹掘锄挥,破野岭之坚根。板车辚辚,碾破千秋阒寂;号子声声,唤来九州春荣。
至若筑坝之际,气象万千。群峦肃立,若列阵之雄师;众水奔趋,如赴会之英彦。垒土成堤,似长鲸卧波于浩渺;聚流为库,若明珠耀世于苍峦。朝则旭辉洒金,染碧波而焕彩;暮则夕霭凝紫,映峻岭而流丹。云蒸霞蔚,幻就蓬莱之境;雾绕烟迷,疑入阆苑之天。
且夫此库之功,泽被遐方。旱魃肆暴,引清流以滋稼穑;洪魔逞虐,截狂澜而护梓桑。阡陌纵横,铺就丰收之锦;仓廪盈实,筑牢富足之基。渔舟唱晚,歌盛世之安乐;牧笛横吹,颂岁月之宁康。商贾骈至,通四海之货殖;宾朋纷来,赏一湖之波光。
忆昔艰难,应城儿女以铁血之躯,铸不朽之业。或有伉俪,同赴险地,携手共克时艰;或有兄弟,并肩疆场,齐心勇破重关。稚子送水,情牵家国之梦;老妪炊羹,心系军民之安。风餐露宿,甘受千般苦累;沐雨栉风,笑对万种辛艰。其情也真,如松筠之傲雪;其志也坚,若金石之凌烟。
岁月如矢,星霜屡移。高关水库,功著汗青。应城百姓,饮水思源。此库者,乃应城之瑰宝,犹丰碑耸立于民心;似圣泉润泽于桑田。忆往昔之峥嵘,激励后辈之奋进;看今朝之盛景,启迪来者之新篇。
至于文化之蕴,亦自此兴。诗词歌赋,颂水库之壮美;书画琴棋,绘水利之丰功。民俗雅集,彰团结之精神;节庆佳会,扬奋斗之传统。薪火相传,精神不坠;弦歌永续,文脉恒通。
今我等后学,当承先辈之遗风,启时代之新程。以团结作楫,渡发展之沧海;用创新为笔,绘繁荣之丹青。兴百业之盛,展千般之能。俾高关之光辉,长耀应城之域;使应城之梦想,永绽华夏之庭。
呜呼!高关水库,千秋功业昭日月;应城精神,万载豪情贯斗牛。愿此库之泽,与天地同久;斯民之德,共岁月长留。
古韵今风铸伟绩,文心诗意颂高关——《应城筑高关水库记》赏析
作者:文昌阁
《应城筑高关水库记》出自应城籍诗人、作家田金轩之手。其笔触间流淌着对家乡深厚的热爱与情怀。他在回顾前辈们讲述的高关水库修筑故事后,凭借丰富的人生阅历与深厚的文学积淀,创作了这篇佳作,生动且全面地记述了应城高关水库的修筑历程、壮丽景象、巨大功绩以及深远文化意义,展现了应城儿女的奋斗精神与时代担当。
一、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文章以宏大的时空背景开篇,从“鸿蒙初辟,山川孕灵秀之质;乾坤肇奠,日月昭人文之辉”引入,为应城儿女修筑高关水库这一壮举奠定了高屋建瓴的基调。随后,按照时间与逻辑顺序,依次叙述水库修筑时民众响应的热烈场面、筑坝时的壮观气象、建成后的丰功伟绩、建设过程中体现的动人精神,以及水库蕴含的文化意义,最后呼吁后人传承先辈精神、展望未来。层次清晰,层层递进,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历史长卷,有条不紊地呈现出高关水库相关的诸多方面。这种严谨的结构布局,体现了田金轩娴熟的文学创作能力,能够精准地把握文章节奏与脉络,引导读者逐步深入了解高关水库的故事。
二、文采斐然,骈俪精妙
1. 对仗工整:全文采用骈体文形式,对仗句式俯拾皆是,如“老弱怀义,少壮负勇”“风饕雨虐,弗阻攻坚之步;露重霜寒,难消克险之心”“朝则旭辉洒金,染碧波而焕彩;暮则夕霭凝紫,映峻岭而流丹”等。这些对仗不仅形式整齐美观,读来朗朗上口,而且在内容上相互补充、映衬,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与节奏感。田金轩对骈体文对仗技巧的熟练运用,彰显了他深厚的文字功底与对古典文学的精湛领悟,使得文章在韵律之美中传递出丰富的情感与意象。
2. 用典巧妙:文中巧妙运用诸多典故,如“若彗星耀空”“巨擘开山”“松筠傲雪”“金石凌烟”等。这些典故的运用,不仅使文章内涵更为丰富深邃,表达更为凝练精准,还为文章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底蕴。田金轩通过对典故的巧妙化用,引导读者在联想与回味中,更深刻地体会到修筑水库的伟大意义以及应城儿女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展现出他对传统文化的深厚积累与灵活运用能力。
3. 辞藻华丽:田金轩精心挑选大量华丽且富有表现力的词汇,如“灵秀”“宏猷”“峻岑”“阒寂”“骈至”等,营造出典雅庄重的文风。这些词汇巧妙组合,生动地描绘出各种场景与情感,使文章如同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将高关水库及相关事迹的壮美与感人之处展现得淋漓尽致。这种对辞藻的精妙运用,体现了田金轩作为诗人、作家独特的审美追求与艺术表现力。
三、情感真挚,主题深刻
1. 情感表达:文章字里行间饱含着田金轩对应城高关水库及应城儿女的深厚情感。在描述修筑过程时,对民众不辞辛劳、无私奉献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对水库建成后的功绩,流露出由衷的欣慰与自豪;对先辈精神的传承与弘扬,充满坚定的信念。这种真挚情感贯穿始终,极易引发读者的强烈共鸣。田金轩以成熟、深沉的情感视角,把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融入每一个字里行间,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2. 主题呈现:文章主题深刻,不仅仅是对高关水库这一水利工程的记录,更是对应城儿女团结奋斗、勇于开拓、坚韧不拔精神的歌颂。通过对水库建设的全方位描述,展现了人类改造自然、创造美好生活的伟大力量,同时传达出饮水思源、传承文化、继往开来的重要思想,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与时代价值。田金轩凭借丰富的人生阅历,对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挖掘与升华,使文章在歌颂家乡建设成就的同时,也为当代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精神指引。
四、情景交融,画面感强
田金轩擅长将情感融入景物与事件描写之中,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在描绘筑坝场景时,“群峦肃立,若列阵之雄师;众水奔趋,如赴会之英彦”,赋予自然景观以人的情感与气势,既展现出筑坝现场的宏大壮观,又烘托出应城儿女众志成城的精神风貌。描写水库建成后的景色时,“朝则旭辉洒金,染碧波而焕彩;暮则夕霭凝紫,映峻岭而流丹”,通过细腻刻画早晚不同景色,营造出如诗如画的意境,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水库的美丽与魅力,同时流露出作者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与赞美。这种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在田金轩的创作技巧下运用得炉火纯青,为文章增添了独特的艺术魅力,使读者能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高关水库所承载的情感与意义。
《应城筑高关水库记》以其严谨的结构、华丽的文采、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主题,成为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它不仅为应城高关水库留下了珍贵的文字记录,更为后人传承和弘扬应城精神提供了生动的教材。田金轩在创作此文时,将自己的文学才华与对家乡的深情厚意完美融合,为读者呈现了一部兼具文学价值与历史意义的作品,彰显了他作为诗人、作家的卓越创作水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