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极村赋》
作者/韩春久
西陲之极,天光乍破;斯姆哈纳,地脉所钟。斯村者,位于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吉根乡,乃中华版图最西端也。山河壮丽,风物殊绝,实为天地之奥府,人文之渊薮。
其地也,昆仑北峙,天山南屏,两脉交汇,气象万千。雪岭如银龙蜿蜒,云海似苍狗变幻。西极塔巍然矗立,若擎天之柱,映日月之辉,承古今之重。登塔远眺,万壑千岩,尽收眼底;四野苍茫,万象归一。诚如古人所云:“登高必自卑,望远而志弥坚。”
夏至之时,日轮西坠,至二十三时方沉。金乌未隐,霞光犹炽,天地之间,恍若黄昏之梦。牧歌悠悠,牛羊点点,柯尔克孜族人逐水草而居,守游牧之旧俗,传毡房之风情。马蹄踏雪,鹰影穿云,草原之上,尽是苍劲之风骨。
人文之盛,亦足称道。昔苏武牧羝于北海,忠节不屈;今斯村牧马于西陲,豪气犹存。丝绸之路,千年古道,驼铃声远,遗风未泯。张骞凿空,班超投笔,皆由此地而西,开疆拓土,通西域而联万邦。李白有诗云:“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斯村之境,正应此句。
村中民俗,质朴而醇厚。长者击鼓而歌,少者骑射为乐;毡房之内,奶茶香浓,琴声悠扬。柯尔克孜族史诗《玛纳斯》世代传唱,英雄之气,荡气回肠。正如司马迁所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此地之人,亦有此慷慨之志。
观夫山川之灵秀,感乎人文之厚重,斯村者,非止边陲一隅,实为中华之西极门户,精神之象征也。其地虽远,其志不远;其风虽寒,其情不冷。诚可为游子之归处,志士之寄怀。
呜呼!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斯村有大义而自显。愿此地永承山河之庇佑,人文之光华,千秋万代,不坠其辉!
——谨以此赋,献予西极村,斯姆哈纳之灵秀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