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铁太湖白
路边
周铁是宜兴东北千年古镇,史说因周代设铁官而名。周铁东濒太湖,有几十里的湖岸线。靠山吃山临水吃水,所以周铁有太湖白,太湖白是太湖里白虾、白鱼和白小银的总称。《艺界增刊·周铁卷》载文说:“到周铁,不能不吃太湖三白”。竺山虽小塑侠骨,太湖三白养贤人,所以周铁历代名人荟萃贤闻迭出,譬如蒋捷讲学和岳飞抗金,再如尹瘦石泼墨绘丹青等。五湖四海的宾客,能在这里吃到太湖三白,是一种荣耀。近水楼台的居民,能把太湖三白端上家常桌,更是一种天生的福气。太湖三白誉天下,皇帝老爷也爱它。
白小银俗称银鱼,杜甫说“白小群分命,天然两寸鱼”。银鱼无鳞无骨,繁殖力强产量高,过去不仅太湖,宜兴其他湖泊也大量分布。周铁银鱼又有春季捕的新口银和秋季捕的老头银两种,均可以鲜吃晒干和冷冻,据《重刊宜兴县旧志》记载,早在康熙年间,银鱼便被列为宜兴贡品,现在还是传统的外贸品。银鱼做菜亲和力广泛,清蒸配炒做汤都可以,譬如与蛋配伍便有炖蛋炒蛋煎蛋等,炒菜可以炒蘑菇炒韭菜炒苦瓜等等更多,单独来个油炸银鱼条也不错。
白鱼的入贡历史更早,据《吴郡志》记载:“白鱼出太湖者胜,民得采之,隋时入贡洛阳”。白鱼为我国特有,有江河白和湖荡白两类十几个品种,一般一地一个品种。太湖白鱼一年四季都可以捕捞,但以夏至入时时节最为肥美,俗称时里白。俚语是“黄鱼哪及白鱼肥,周铁尤有时里白。”夏日里来盘清蒸时里白,葱花如翠,鱼白如玉,看着也清凉爽快。冬天可以将白鱼剁泥,加调料捏丸,煮熟后入冷水放养。煲鸡是一道菜,煲鸡后的余汤加鱼丸又是一道菜,再佐以紫菜等,鱼丸入口化,鸡味留唇香,热腾腾的冬汤可以久久暖在心头。
清代李渔说“虾为荤食之必需,犹甘草之于药也”。也就是说开宴必有虾,而且虾如甘草于药一样,可广泛配伍其他蔬菜。虾的品种较多,太湖白虾壳薄肉嫩,是虾中至味,乾隆时金友理在他的《太湖备考》中说“太湖白虾甲天下”。 白虾的吃法更多,鲜食有盐水、油爆、虾片、虾仁、虾圆、虾卷等,配菜可做成虾仁炒蛋、虾仁羹汤、虾绒蛋球、荠菜虾饼、孔雀虾蟹,虾肉还可以包进馄饨饺子馒头里,或者做进酱板里。周铁人捞太湖白虾也有趣,不用钩不用网,而是用一捆树枝。太湖白虾有钻树枝丛的习性,周铁人投其所好,到时轻轻拎起来一拍,白虾就全部落在船舱中了。
周铁厨师说他们办酒,完全可以用太湖三白配伍其他,来个太湖三白宴。这叫大三白,还有小三白的。到周铁下馆子,店家能把太湖三白一锅端,这便是他们的招牌菜太湖白。锅是砂锅,用豆腐菇菜衬底,放上白虾白小银白鱼片,加鸡汤煲制,加精盐料酒生姜片起味。端上来时再放些葱花胡椒粉,那个至味,没吃就先流口水了。
作者简介:
路边,实名朱再平,江苏宜兴人,1959年生。20世纪80年代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学历。喜好文字,著作有小说集《陶女》、散文集《烟雨龙窑》、音韵集《现代汉语通用韵纂》。主编本有《悠悠岭下》《周济诗词集》《周济遗集》《宜兴武术》《阳羡风物》等。现为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