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门里的兰与树
唐利如
来源:诗散文研究

头伏的暑气正盛,蝉鸣在树梢织成密网。百灵鸟小学的大门锁着铜锁,漆皮剥落处露出青黑的铁色,倒衬得旁边那扇侧门愈发亲切。卢中华校长就站在门楣下。1968年出生,时光在她身上沉淀出温润的光泽,月白色的兰花裙被风掀起细褶,像一瓣刚从古籍里飘出的兰花。
“暑假呢,正门锁着清净。”她笑着侧身让我们进,指尖带着茉莉的淡香。穿过窄窄的门廊,竟是间老屋,原是她办学初期的居所,如今成了满室雅趣的接待处。墙角立着古筝,弦上仿佛还凝着未散的余音;靠窗摆着钢琴,琴盖半掩,露出象牙白的琴键;最惹眼的是案上那方大砚台,她说是北京亲戚所赠。砚池里的水映着窗棂,像盛着一汪沉静的月。这些物件都带着人的温度,想来她伏案备课的夜晚,定是常与它们相对的。

我们围坐饮茶,窗外是正在修缮的校舍,工人搬动建材的声响隔着纱窗传来,倒添了几分热闹。她说起这所从幼儿班延伸到高中的校园,语气里有坚定,心中更多的是那份坚持与明亮:“把灵翔培训学校空置房正好改改。”计划里有书画室、合唱厅,都是给老年人准备的。“年轻时为生计奔忙,老了该有个地方,让心慢慢歇下来”。她曾是体制内的音乐教师,指尖流淌过无数旋律,如今说这话时,语调也像段舒缓的行板。

聊到兴头,她拉我们去看后院那棵树。粗粝的主干断口处结着深褐色的痂,像段被岁月遗忘的老骨头,可从裂缝里、树皮下,竟窜出无数嫩枝,绿得发亮,叶片上的绒毛沾着暑气里的光,轻轻一碰就能抖落满手鲜活。“从乡下淘来的,”她伸手抚过最细的那根枝条,指腹蹭过叶尖的露珠,“原以为活不成了,你看,它自己憋着劲儿要长呢。”
午后两点的阳光正烈,透过树叶的缝隙在她兰花裙上留下光斑。她说起早年离开体制时的忐忑,说起办学路上的风雨,语气平淡得像在说别人的故事,只有提到国学课的孩子们、老年合唱团的计划时,眼里才泛起细碎的星子。学校的员工们也被她记挂着:会计大姐的剪纸、保安师傅的园艺,都要在老年课堂里派上用场,“每个人都是块玉,得让他们在适合的时光里发亮。”

告辞时,头顶的天空蔚蓝,朵朵白云自由漂荡。回头望,暑气正浓,她还站在侧门内,白裙兰影与那棵树遥遥相对,竟有种奇妙的呼应--都是在时光里扎根的生命,不慌不忙地抽枝、生长,把每一寸经历都酿成了独特的芬芳。风穿过正修缮的校舍,带着新漆与草木的气息,恍惚间,已听见未来的琴声、笑声,和着蝉鸣,在这方天地里轻轻漫开。

作者简介:唐利如,湖南长沙扬名建材有限公司董事长,长沙铮华建筑安装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宁乡市诗散文协会会员,宁乡诗联协会会员,微霞诗社会员,宁乡老年大学学员。
编辑:张述清&山歌
文图整理:南楚风光文艺创作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