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州取货
作者:那寒
护贤西二路离彭州城还有点远
龙洋广场这里是地标
绿油油的两颗槐树是姊妹树。园区厂房多为三层
我的朋友是个女老板从郫县安靖搬到这里多年
青白江弥牟来这儿电骑要一个多小时
多年的合作关系彼此信赖我也不想在青白江周边重找合作伙伴
别问我的一根筋
只要她还做这行,反正她搬哪儿我就哪儿去取货
一晃这些年,不熟悉的彭州成了我熟悉的彭州
沿途的风景四季不停的置换
今晨呀,刚进彭州界就雨淋淋
我本来就是水作的,吃着人间饭,挤出冷暖诗
今天我来,座垫下还备了雨伞
我给电骑充电后拿着雨伞没撑一直雨中
取货地点就龙洋广场的斜对面
别怪我今天有点邋遢
粉黄拖鞋灰外裤破烂白衬胸前油渍点点
额际的创可贴左右各一个劝我别进美女老板二楼办公室
只是我后来看手机才知道美女老板知道我在雨中微信上不停的问为啥不上二楼
你听听我的现在的回答是
心有所属一般才会生大病
心外无物一概很健康,淋淋雨是小儿科
就此打住别往下面问,再问就不是取货那么简单
2025年7月24日。
于日常褶皱里藏深情——那寒《彭州取货》诗评
在烟火缭绕的生活日常中,那寒的《彭州取货》以质朴的笔触勾勒出一段藏于奔波里的情谊,让平凡的取货之旅成为情感与时光的载体。诗中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在地名、细节与心绪的交织中,沉淀出生活最本真的温度。
全诗以“彭州取货”这一具体事件为线索,用地理坐标铺展空间轨迹。“护贤西二路”“龙洋广场”“青白江弥牟”这些带着生活气息的地名,不仅是现实场景的锚点,更暗合着奔波的距离与坚持的重量。“电骑要一个多小时”的细节,将“多年合作”的抽象信赖转化为具象的时间成本,让“她搬哪儿我就哪儿去取货”的“一根筋”显得格外动人——这不是固执,而是成年人世界里沉默的承诺。
诗中的意象选择充满生活质感与隐喻张力。“绿油油的两颗槐树是姊妹树”,以自然意象暗喻合作双方的平等与相伴;“四季不停置换的沿途风景”,既写时光流转,也衬情谊不变。“粉黄拖鞋”“破烂白衬”“胸前油渍”“额际创可贴”的邋遢形象,与“美女老板”的称谓形成反差,却让人物更显真实可触——生活的奔波从不会精致,却正因这份不加修饰的烟火气,让“雨中取货”的场景有了直抵人心的力量。
情感的表达藏在克制的对话与独白中。美女老板“微信上不停问为啥不上二楼”的关切,与“我”“淋淋雨是小儿科”的轻描淡写,构成无声的默契。“心有所属一般才会生大病,心外无物一概很健康”的哲思,将日常情谊升华为内心的笃定——那些不必言说的信赖,早已成为对抗生活琐碎的精神底气。结尾“再问就不是取货那么简单”的留白,让这份情谊超越了商业合作,多了层欲说还休的温情。
雨的意象贯穿全诗,既是现实场景的背景,也是情感的催化剂。“刚进彭州界就雨淋淋”“拿着雨伞没撑一直雨中”,雨水洗去了客套与修饰,让最本真的情感自然流露。而“我本来就是水作的,吃着人间饭,挤出冷暖诗”的自白,则点出诗人的身份内核——于生活的风雨中汲取灵感,让每一段平凡经历都生长出诗意的触角。
这首诗最动人之处,在于它将商业合作写得有了人情温度,将日常奔波写得有了时光厚度。在物流与效率至上的时代,那寒用“彭州取货”的故事告诉我们:那些愿意为情谊付出时间与距离的坚持,那些藏在烟火里的默契与信赖,正是生活最珍贵的诗意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