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江南
作者:洪德文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小桥、流水、人家,青山黛瓦,白云悠悠,吴侬软语,透露出江南水乡的诗意风情。江南美景,如诗如画,令人心醉神迷。美哉江南,是无数人流连的梦。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江南烟雨,恰似水墨丹青。江南烟雨,是一首无声的诗,细雨如丝,滴落在檐角,徘徊了一下,金珠玉珠落玉盘似的洒落下来。
江南的雨就像一位顽皮的小姑娘,娇嗔挥洒。谁家门上悬挂的一串风铃,在如弦的雨丝中,发出清脆的响声,似乎在诉说着思念。一名妙龄女子,身穿碎花旗袍,梳着两条小辫,系着白色的蝴蝶结,右手撑着一把油布雨伞,左手拎着一个小巧的皮箱,独自行走在幽静弄堂的青石板路面,就像一朵素雅、洁白的丁香花,飘逸着淡淡花香,芳菲美丽,温婉可人。绵绵细雨撒落在河面,激起无数的水花,像灵动可爱的音符。一只又一只亮着红灯笼的乌篷船,像轻盈的飞鸟划过河面。
参加工作以后,到江南去过几次,参加一些研讨交流、培训学习等,又深切地感受了江南的美景。那是1999年4月份,淮北矿务局人武部组织了几名武装系统宣传工作先进单位的矿武装部干事,到南京军区政治部《东海民兵》杂志社开会,我有幸参加。临回来之前,特意去夫子庙游玩了一趟。夫子庙始建于宋景祐元年(公元1034年),位于南京市秦淮区秦淮河北岸贡院街,与吉林文庙、曲阜孔庙、北京孔庙并称“中国四大文庙”。夫子庙经过多次修缮,有尊经阁、江南贡院、乌衣巷等20余处建筑,是一座既有明清风格,又有庙市街景特色的古建筑群。暮春的夜晚,河畔氤氲的水汽,在桔黄的灯光中,秦淮河仿佛像一位睡美人展现出朦胧、曼妙的身姿。河灯、街灯与天上的星星交辉相映,不时传出的江南小调,令人如痴如醉。倚栏远望,微风轻轻拂过我的脸颊,夹杂着一丝江南独有的韵味。之后,我又去过武汉、芜湖、九江等城市,领略了江南灵秀、婉约的丰姿。
江南,是一幅泼墨山水画,在悠悠的岁月中沉淀着历史韵味。弄堂的巷子幽静深遂,仿佛一本厚重的书籍,诉说着历史的沧桑。阳光在枝桠间投下斑驳的影子,天空中不时传来几声清脆的鸟鸣,恰似一首婉约的宋词,让人浮想翩翩。此情此景,我对江南的思念,化作一首诗,“江南的雨/敲在芭蕉叶的键盘上/化作了/天空对大地的思念/在风的陪伴下/穿过幽静的小巷/拂过牌坊的檐角/越过绿柳黛山/环绕小桥流水/岁月的画笔/沾着桔黄的灯光/和吴侬软语/绘出写意江南。”江南,我内心深处的不舍记忆,期待着重温江南美景。
作者:洪德文
单位:淮北矿业集团朱仙庄煤矿
作者简介
洪德文,安徽省委党校大学学历,曾任职大型煤炭国企矿井中层管理人员,是宿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宿州市和埇桥区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理事。爱好文学写作,有一百余篇散文、诗歌、小说散见于《中国煤炭新闻网》《市场信息报》《安徽煤炭网》《安徽省企业文化网》《国际诗歌网》《安徽诗歌》《长江文学》《江东文韵》《新京都文艺》《埇桥文艺》等媒体;散文《过年》入选2025年中国当代散文精选获奖作品集,荣获中国第七届当代散文精选全国大赛三等奖、第六届“长江杯”中国当代汉诗精选全国大赛三等奖。
(图文供稿:洪德文)
《新京都文艺》
欢迎原创首发佳作投稿!
投稿请加微信:874376261
投稿邮箱:874376261@qq.com
来稿请附个人介绍、自拍照片
以及注明作者微信号等通联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