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书条幅
文/徐子屏

仁者寿
古人云:有德之士如夏日之蔭,冬日之炉,不求亲人而人自亲之,天下之至仁者,能合天下之至亲者也。
“仁者寿”一语出自《论语·雍也》:“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其含义是,怀有仁爱之心、品德高尚的人(“仁者”)由于胸襟豁达、无私少欲、心境平和,因而易于长寿。孔子认为,“大德必得其寿”(《礼记·中庸》),强调道德修养与生命健康的关联,体现了儒家将养德与养生相结合的思想。现代研究也表明,道德感可缓解心理压力,促进健康,进一步印证了“仁者寿”的理念。
“有德之士如夏日之荫,冬日之炉,不求亲人而人自亲之;天下之至仁者,能合天下之至亲者也”一句,典出《黄石公素书》(又简称《素书》)。原文在论“仁”的一段中云:
“仁者,人之所亲……非亲于天下,而天下自亲之……其仁之至也。”
含义
1. 有德之人就像夏天的树荫、冬天的火炉,并非有意去亲近谁,而人们自然愿意靠近他;
2. 天下最仁爱的人,能把天下最疏远的人都团结到自己的身边,使之如至亲般和睦。
一句话概括:真正的仁德具有天然的感召力,它无需刻意笼络,却能使人由衷归附,达到“不亲而亲”的化境。

徐子屏,出生于上海,1984年自上海迁居深圳。书屋名“静远草堂”,1984年1月由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周谷城先生题写。历任深圳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主任,深圳市招生考试办公室副主任,深圳市教育局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调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