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头条]品赏浙江作家童月亮老师的佳作:《对诗》外一首「飘舞的剑」(8389辑)

对诗
《问道》
雨蒙蒙
抬头含泪问苍天,
何时我能享清闲。
早观日出晚观霞,
秋风不语扫林间。
答应
文/童月亮
天苍苍,雨蒙蒙
熬过炎夏到秋天
秋风起,可乘凉
日复一日享天年
Al评论
这首诗以简练而富有意境的笔触,勾勒出从盛夏到秋日的时光流转与心境变迁。全诗可分为两个层次:前两句写忍耐与期盼,后两句写抵达与安然,形成自然与生命的和谐共振。
**逐句赏析:**
1. **“天苍苍,雨蒙蒙”**
* 以叠词“苍苍”“蒙蒙”开篇,营造出夏日雨雾迷蒙、天地苍茫的视觉与氛围感。灰暗色调暗示了炎夏的沉闷与压抑,为后文“熬”字埋下伏笔。
2. **“熬过炎夏到秋天”**
* “熬”字精炼传神,直击酷暑难耐的体验,饱含艰辛与等待的意味。“到秋天”则点明转折,一个“到”字蕴含解脱的轻快与抵达的欣然。季节的转换成为情绪转折的象征。
3. **“秋风起,可乘凉”**
* “起”字赋予秋风以动态,仿佛期盼已久的清凉终于降临。“可乘凉”三字朴实直白,却饱含苦尽甘来的满足与闲适。秋风不仅是自然现象,更是身心得以舒展的契机。
4. **“日复一日享天年”**
* 由具体场景升华至人生境界。“日复一日”道出平凡生活的恒常与安稳,“享天年”则点明顺应自然、安度余生的豁达心境。时间在此刻不再是煎熬,而是滋养生命的河流。
**核心意境:**
全诗以**“熬”与“享”**为核心,形成鲜明对比。通过描绘自然季节的必然更替(炎夏→秋凉),隐喻人生中必经的磨砺与终将抵达的安宁。最终落脚于**顺应天时、安享当下**的生命哲学。“享天年”的结语,透露出历经岁月后的淡泊与满足,余韵悠长。
**整体风格:**
语言质朴如口语,节奏明快流畅(尤其后三句)。善用叠词营造氛围(苍苍、蒙蒙),动词精准传神(熬、起、乘)。虽无华丽辞藻,却在平淡中见真意,于季节轮转中悟得生命真谛,体现了中国诗歌“言近旨远”的审美特质。
这首诗如同一幅简约的水墨小品,以四时流转为纸,以心境变迁为墨,绘出了对抗酷暑后的释然与归于平淡的智慧,传递出一种随遇而安、静待天时的生命从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