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丰富青少年暑期文化生活,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7月24日,巩义市杜甫路街道安康社区精心策划开展“护苗·非遗漆伞制作”主题活动。此次活动以漆伞为媒,将古老的非遗智慧化作生动课堂,旨在为辖区“幼苗”撑起一把由文化浸润的“护苗伞”,引导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非遗魅力,树立文化自信。

活动伊始,志愿者化身“非遗导师”,为孩子们揭开了传统漆伞技艺的神秘面纱。水盆中,安全环保的颜料滴入清水,瞬间晕染出绚丽的色彩——墨色深沉、青绿淡雅、嫣红明艳,宛如一幅动态的水上画卷。“看,像不像晚霞映在水中?”志愿者一边讲解,一边用工具在水面勾勒出变幻的图案。孩子们目不转睛,发出阵阵赞叹。“这水上的画,如何‘飞’到伞上去呢?”面对疑问,志愿者将素白的油纸伞轻轻浸入水中,水面图案瞬间被伞面吸附,提伞瞬间,一幅浑然天成的艺术佳作跃然伞上。志愿者借此巧妙引导:“这盆清水就像纯净的心灵天地,而颜料则是优秀文化、好习惯和正能量。希望大家像小伞一样,主动吸收美好,抵御不良影响,健康成长。”志愿者用生动的语言,将“护苗”的种子播撒在孩子们心田。

实践环节中,孩子们化身为“色彩魔法师”,尽情发挥创意。他们小心翼翼滴入颜料,观察色彩在水中交融、碰撞,形成独特的纹理与图案。当油纸伞浸入水中再提起时,孩子们屏息凝视,期待专属作品的诞生。“哇!我的伞上有座彩虹山!”“快看,我的像不像海底星空?”每一把伞都独一无二,活动现场欢声笑语,传统与现代在此刻完美交融。

此次活动不仅让孩子们近距离体验了非遗漆伞的制作工艺,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更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引导青少年主动选择健康向上的文化滋养,在心中筑起抵御不良信息的“防护伞”。
作者:许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