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淙祥同志是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的种粮大户,被誉为“安徽省麦王”。他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农业一线,潜心钻研农业科技,带领乡亲们科学种田、增产增收,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多种粮、种好粮”的嘱托,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以下是他的主要事迹: 1. 科技种田,创高产纪录
徐淙祥长期致力于小麦、大豆等作物的高产技术研究,通过选用良种、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手段,多次刷新安徽省小麦单产纪录。他种植的小麦亩产最高达800公斤以上,大豆亩产超250公斤,成为全省农业生产的标杆。
他总结的“节水、节肥、节药”绿色种植模式,被推广至周边地区,带动了大面积粮食增产。
2. 带动乡亲共同致富
作为当地农业合作社负责人,徐淙祥无偿向周边农户传授技术,提供良种和农机服务,帮助200多户农民实现亩均增产20%以上。他常说:“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
在脱贫攻坚中,他主动结对帮扶贫困户,通过土地托管、技术指导等方式,助力数十户贫困家庭脱贫。
3. 坚守粮食安全初心
尽管粮食种植效益不高,徐淙祥始终坚守农田,拒绝外出务工或改种经济作物。他说:“粮食是国家的根基,农民的责任就是种好粮。”
2022年面对严重旱情,他带领村民昼夜抗旱保苗,确保千亩农田不减产,彰显了粮食生产“压舱石”的担当。
4. 荣誉与传承
徐淙祥曾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种粮标兵”等称号,其家庭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2023年6月,中宣部授予他“时代楷模”称号,表彰他扎根乡土、奉献农业的精神。
如今,他的儿子和孙子也加入农业队伍,三代人接力“科技种粮”,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
徐淙祥的事迹体现了新时代农民的责任与创新,展现了“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坚定信念,是全社会学习的精神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