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描淡写》(下篇)
周寻站在林月公寓的电梯里,雨水顺着他的发梢滴落在金属地面上。电梯上升的嗡鸣声中,他死死盯着手机屏幕上那张照片——林月穿着学士服,手里拿着验孕棒,眼神里的惊慌像一把刀刺进他的心脏。
"到了。"林月的声音轻得像一片羽毛。
门开了,周寻跟在她身后走进公寓。玄关处摆着一双男士拖鞋,林月犹豫了一下,从鞋柜深处又拿出一双备用拖鞋。周寻注意到她的手指在微微发抖。
客厅里弥漫着淡淡的薰衣草香。周寻的目光落在茶几上那本《南方车站》上,书页间密密麻麻的便签让他喉咙发紧。八年来,他以为只有自己被困在回忆里,却不知道林月一直在用这种方式与他对话。
"要喝点什么吗?"林月问,声音刻意保持着平静,"咖啡?茶?"
"水就好。"周寻说。他的衬衫湿透了,黏在皮肤上,但此刻他感觉不到任何不适,所有的感官都集中在林月手腕上那道疤痕上——那不是胎记,是手术留下的痕迹。
林月倒了杯温水递给他,自己则站在落地窗前,背对着他。窗外,上海的灯火在雨后的雾气中晕染开来,像一幅被水洗过的油画。
"那天,"她突然开口,"我本来想给你一个惊喜。"她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窗框,"两条红线出现的时候,我吓坏了,但更多的是...一种奇怪的喜悦。"
周寻握紧了水杯,指节泛白。
"我想象着告诉你这个消息时你的表情,想象着我们可能要租一个更大的房子..."林月的声音哽咽了一下,"然后我们就吵了起来。"
记忆如潮水般涌来。毕业前那场争吵,他说了什么?"我不想被任何人任何事拖累"、"北京的机会不会等人"...每一个字现在都像烙铁一样烫在他的良心上。
"我不知道..."周寻的声音沙哑得不成样子,"如果我知道..."
"我知道你不知道。"林月转过身,眼眶通红,"这就是为什么后来我恨不起来。你根本不知道你伤害了什么。"
周寻放下水杯,走到她面前。八年来,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看到林月眼中深藏的伤痛。那些他以为已经愈合的伤口,原来一直在她心里溃烂化脓。
"车祸是怎么回事?"他轻声问。
林月的睫毛颤动了一下:"分手后第三周。我预约了手术,但前一晚怎么也睡不着。第二天去医院的路上精神恍惚..."她的右手抚上小腹,"那辆电动车冲过来时,我第一反应是护住肚子。"
周寻的呼吸停滞了。
"送到医院时已经大出血。"林月的语气平静得可怕,"医生说,就算不摔倒,这个胚胎着床位置也不好,本来就不太可能足月..."
"别说了。"周寻抓住她的肩膀,"求你,别说了。"
林月仰起脸看他,泪水无声地滑落:"这八年来,每次我看到有孩子跑过,都会想,如果他活下来,现在该多大了,会是什么样子..."
周寻将她拉入怀中,林月没有抗拒。她的身体在他臂弯里颤抖,像一片秋风中的落叶。周寻闻到她的发香,还是大学时用的那种洗发水,茉莉花的味道。这个发现让他心如刀绞——原来他们都在用各自的方式固执地守着过去。
"为什么不告诉我?"他在她耳边低语,"就算分手了,这种事你也应该..."
"告诉你又能怎样?"林月挣脱他的怀抱,"你会放弃北京的机会回来陪我吗?我们会因为这个孩子勉强在一起,然后互相怨恨一辈子吗?"
周寻哑口无言。二十多岁的他,满腔热血要闯出一番事业,确实可能做出那样的选择——为了责任留下,然后让这份责任变成两人之间的枷锁。
"后来我看心理医生,"林月擦掉眼泪,"她说我潜意识里把流产当作一种解脱...从必须做选择的压力中解脱出来。"
周寻走回沙发坐下,双手抱头。八年的时光在这一刻显得如此荒谬——他以为自己失去了爱情,林月却失去了一个生命,以及爱一个人的勇气。
"所以你一直没结婚,"他抬起头,"直到现在。"
林月点点头:"我害怕。害怕再次面对那种无能为力的感觉。"她走到书架前,取下一个相框,"直到遇见陈岩,他是出版社的法律顾问,稳重得像一棵树。"
周寻看着照片中戴眼镜的沉稳男子,心中泛起一阵酸涩,但不是嫉妒,而是一种复杂的释然。
"他向你求婚了?"
"嗯。"林月的嘴角微微上扬,"他说想给我一个家。很老套,但..."她的手指轻轻抚过相框,"我想试试。"
周寻突然明白了为什么林月今天选择告诉他这一切。不是为了报复,不是为了重修旧好,而是为了真正地告别——她要轻装上阵走向新的人生,就必须卸下这个沉重的秘密。
"谢谢你告诉我。"他站起身,"我该走了。"
林月没有挽留,只是问:"你还在写新书吗?"
"在写。"周寻在门口停下脚步,"关于一个男人发现自己的记忆全是错觉的故事。"
林月轻笑出声:"听起来很'周寻'风格。"她顿了顿,"出版后记得寄我一本。"
"一定。"
他们站在门边,中间隔着八年的时光和无数个雨夜。周寻想拥抱她,最终只是伸出手:"祝你幸福,林月。"
林月握住他的手,这一次,她的掌心是温暖的:"你也是,周寻。好好写作。"
电梯门关上的那一刻,周寻看到林月对他微笑,那笑容里有释然,有祝福,还有一丝他读不懂的情绪——或许是对青春最后的告别。
走出小区,雨已经完全停了。夜空中甚至透出几颗星星。周寻站在路边,深深吸了一口雨后清新的空气。他的手机在口袋里震动,是编辑发来的信息:"周老师,新书大纲什么时候能交?读者们都等着呢。"
周寻回复:"下周一定。"然后他又打了一行字:"这次的故事,会有一个真实的结局。"
回到家,周寻从抽屉里取出那部旧手机,小心地擦去上面的水渍。他翻到相册,将那张林月手持验孕棒的照片传到了云端,然后删除了原件。接着,他点开短信草稿箱——那里有一条2015年6月18日写好的未发送信息:"月月,我想了一夜,不去北京了。我们结婚吧。"
周寻的手指悬在删除键上方,最终还是退了出来。他关掉手机,将它放回抽屉最深处。有些记忆不该被轻描淡写,但也不必日日翻检。它们会在某个角落安静地存在,提醒着你曾经怎样热烈地活过、爱过、痛过。
书桌上,《南方车站》的样书旁放着新书的构思笔记。周寻拿起笔,在第一页写下标题:《轻描淡写》。这次,他要写一个关于真实记忆与虚假和解的故事,写两个不再年轻的人如何在时间里打捞自己,如何在伤痕中找到继续前行的勇气。
窗外,上海的夜空渐渐放晴。明天,又会是一个新的开始。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