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老乡亲”系列作品之三
一曲血浓于水的亲情绝唱
——杏村村民韩长祥义薄云天支撑遭遇车祸哥哥危难家庭纪实
作者/李永水 诵读/李晓方
在鲁北平原南隅一个普通的小村庄,有一个普通的汉子,不高的个头,不大的双眼,性格朴实内向,做事厚道执着。然而,就是这个再普通不过的汉子却用他特有的朴实与执着把不幸遭遇车祸生命垂危的哥哥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用他单薄弱小的身躯坚强支撑起了哥哥的危难家庭,用他义薄云天的大仁大德谱写了一曲血浓于水的亲情绝唱。他就是邹平县长山镇杏村韩长祥。
韩长祥,54岁,与爱人一起在好生镇一家木器厂上班。提起韩长祥,还得从今年春天说起。4月5日清明节第二天,他的哥哥韩长祯在上班途中被一辆四轮货车撞倒在地,当场不省人事,肇事者逃逸。幸有上班的同事发现告知了厂方和他的家人,被及时送到了县医院。当韩长祥得知赶到县医院,哥哥已被送入了抢救室,是先前赶到的爱人在病危通知书上签的字。爱人告诉他,当时哥哥的瞳孔已扩散,生命垂危,经查伤及大脑,差一点就伤到了脑干,必须马上手术。医生说:动手术仅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如果不手术,只有等死。韩长祥爱人一听,这还了得?二话没说,毅然决然在家属签字栏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在这里有必要交代一下他哥哥的家庭:哥哥韩长祯57岁,一辈子与世无争,老实厚道。嫂子是个没文化的老实女人,侄子年近三十,性格孤僻。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灾难,只能靠韩长祥出来支撑了,用他的话说已经没了退路。当手术进行了一半時,医生出来告诉韩长祥,病人还得二次开颅手术,清理另一侧大脑内的淤血。韩长祥一惊:怎么,二次手术?一次手术仅有百分之一的希望,那二次手术病人咋撑得了?医生说:只有二次手术才有一线希望,否则……没等医生说完,韩长祥当即表态:只要有一线希望,我签字。当他以家属身份再次在病危通知书上签上自己的名字时,他深深知道自己的一生紧紧地与哥哥绑在一起了,自己的家庭也紧紧地与哥哥的家庭绑在一起了。这个从未经历过大世面的农村汉子,突然觉得泰山压顶一样沉重,沉重得有些喘不过气来,眼前一片茫然,甚至有些不知所措了。这时他也不敢多想,只有焦急的等待着,等待着不知是福是祸的结果。
经过近八个小时的手术,终于把哥哥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被转到了重症监护室。虽然还未彻底脱离危险,韩长祥终于松了一口气。接下来虽然家属还不能直接侍候病人,但与厂方交涉、寻找肇事者、筹措高昂的医疗费等事宜已经容不得韩长祥半点懈怠。他索性请了长假,几次到哥哥厂里交涉,厂方按规定以工伤处理。但当时的医疗费可得先由家属垫支,为了这笔对于他们家庭来说不亚于天文数字的医疗费,他几乎拿出了为儿子娶媳妇用的全部积蓄,再加上跑亲戚朋友借的款,还根据他们的特殊情况申请了兄妹联保无息贷款。当把这一切做的有了一些头绪后,八、九天已经过去了。病人也从重症监护室转到了普通病房,一场料理特殊病人的持久战开始了。
哥哥的命暂时保住了,但却成了植物人。一天24小时输液,进食从喉管处切开的小口用吸管输入流食,由韩长祥和小他两岁的妹妹日夜守护。为此,妹妹也到打工的单位请了长假,安顿好家中的一切,兄妹俩一起盯在了医院。谁都知道守护病人的艰辛,而守护这样一个随时都可能发生意外的特殊病人更有想象不到的艰辛。为了哥哥的病,花多少钱他们都舍得,可兄妹俩在守护病人的日子里吃的却是自己带的馒头和咸菜,有时回家炒些菜带上,再不就泡包方便面,不舍得多花一分钱。为给哥哥增加一些营养,偶而从外边买点廉价的炒菜、汤菜等把汤汁喂给哥哥,剩下的他们才吃掉。
为了哥哥的病,韩长祥还得随时在医院、家庭、厂方、甚至银行来回跑、连轴转,有时饭都忘了吃,常常是早饭吃到中午,晚上一天的事都办完了才想起晚饭还没吃。那段日子里,韩长祥整个人瘦了一圈,但他得支撑,决不能后退。这时,只有这時,他才意识到,他是这个家唯一的顶梁柱了;这时,也只有在这时,他的耳畔才又响起八十多岁老母亲生前的嘱托:长祥啊,我死了就是放心不下你哥啊。当时,韩长祥是许了愿的:娘啊,您放心吧,不是有我吗?但他万万没想到祸从天降。那段日子里,他累极了想睡,却睡不着,看着一动不动的哥哥,想着老实的嫂子、孤僻的侄子和这个失去顶梁柱的家庭,他欲喊无声,欲哭无泪。坐久了,来到病房外长长的走廊来回走动。昏暗的灯光把他的影子缩短又拉长,也把他的思绪扯近又拉远。从近处看,哥哥的病情全得靠他,往远处想,哥哥的家庭也得全靠他了。
是啊,今后的路该咋走呢?他长叹一声,回到病房,与妹妹一起,看着一滴滴药液输入哥哥的脉管。此刻他仿佛觉得那一滴滴药液如同生命之源,力量之源,也同时注入了他的心田,使他清醒了许多,坚强了许多,"为了哥哥的病,为了母亲的嘱托,我要支撑,支撑!"他暗暗告诫自己。
有一天他回到家,与爱人和儿子说了自己的想法和今后打算,这一家人不约而同想到了一块:砸锅卖铁也要把哥哥的病治好,共同支撑起这个不幸家庭。爱人上班维持家庭经济来源,让丈夫全身心为大伯哥治病,儿子则在网上发帖为大伯赢得好心人赞助近五千元,还有更多的好心人在捐助的同时发来一封封感人肺腑的同情信.鼓励信,更大的激发了韩长祥支撑哥哥一家战胜病魔,走出困境的信心和决心。鉴于他们家庭的特殊情况,医生告诉韩长祥能否为其兄申请低保,以减轻治疗中的花销和日后家庭经济负担。一句话提醒了韩长祥,马上回村办理。村支书非常支持,当即向办事处领导汇报,并马上召集村民代表专门讨论签字通过。当时刚刚到任不久的办事处主任深受他们的真情感动,当即表态特事特办,同时在职权范围内上下协调,结果按常规需要半年才能办好的事情不到两个月就办好了。激动的韩长祥逢人就说:多亏了领导和乡亲们呐,谢谢,谢谢……
经过一个多月的精心治疗和护理,哥哥的病情日见好转,为了减轻他们的医疗费用,医院建议他们出院回家治疗。看着哥哥当时的情况,虽然只是恢复期,没了大的危险,但家中毕竟条件有限,更何况是在他们这样的特殊家庭。韩长祥兄妹当即商量把哥哥转到镇医院,那样虽然还需要较高的费用,但毕竟比在县医院少得多,而且一旦有什么意外能得到及时处理。于是,韩长祥马上到镇医院联系,鉴于病情,镇医院开始不同意收留,几经交涉,最终被韩长祥的真情感动同意收留。
在镇医院治疗花费低了,护理病人也相应减轻了许多,但韩长祥的心情一刻也没放松。他多次跑到哥哥厂里催办工伤医疗费用,回到家为哥哥买煤以备出院后取暖。为日后哥哥出院家人能够自己更熟练的操作,更好的护理照料,他多次向医生护士请教寻求家庭护理的简易方法。清理哥哥喉管处的黏液和炎症,在医院靠输液生盐水,一昼夜一瓶。经过与医生协商改用注射器通过吸管注射代替输液。每天做这样的清洗消炎处理,她都让嫂子侄子陪同。"这也算是早期培训吧"事后韩长祥如是说。可见这个朴实内向的汉子是多么的粗中有细,近中有远啊。就这样在镇医院又治疗了一个多月后,哥哥的病情又有了明显的好转,更重要的是在家中自己也能安全的护理了,他们出院了。
回到家,虽然三个月内已支付了近20万元的医疗费,韩长祥还是花了2700多元购买了睡能当床,坐能当轮椅,能升能降的多功能病床,又花费近4000元为哥哥安装了空调,购买了料理机等,随时买来鱼肉、水果、蔬菜、奶制品等打成浆状为哥哥增加营养,一天到晚亲自护理在哥哥床前,给哥哥喂饭,清理大小便,为哥哥按摩手心.脚心,自言自语陪哥哥说话,以刺激哥哥的大脑神经。当然这些也是教给嫂子侄子的。虽然哥哥还不能言语,但他相信哥哥能听得见他的说话,听得懂他的心声,也盼望总有一天奇迹发生。经过从镇医院特别回家几天的言传身教,见嫂子和侄子也能单独护理了,他有了上班的念想。当他回到家一说,首先遭到了儿子的反对:"上啥班?你上班能放心吗?大娘大哥又不是正常人,万一有个闪失咋办?"是啊,就怕万一,他真的不敢再往下想了,第二天他又如同上班似得来到哥哥家里,一如既往的照料哥哥,料理哥哥的家庭,这一待又是一个多月。
一天,他到哥哥厂里办事回来,见屋内凌乱,用过的卫生纸满地是,就拿起笤帚清扫,惊醒了在里屋睡觉的侄子,侄子出来大吼道:烦死了,还让人睡不?一脚把韩长祥手中的铁簸萁踢了出去。气的韩长祥抡起笤帚就想揍他,好好教训一下这个不懂事的侄子,发泄一下心中的怨气、火气,但不知怎的还是把抡在半空中的笤帚慢慢落了下来。他不能用正常人思维表达,这可能是一种特殊的发泄吧?韩长祥后来如是说。可见他理解了性格孤僻、不善言辞的侄子,多么的大度啊!但再大度的人也禁不住这突然的心理打击啊。回家路上,他再也忍不住了,酸楚的泪水涌了出来。他扶着墙镇定了好一会儿才擦去泪水回到家。爱人见他脸色不好,问他怎么了,他只淡淡说了两个字:没事。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他能不伤心吗?一百多个日日夜夜的身心煎熬,换不来嫂侄的一点点感恩,换来的却是孤僻侄子一次次无情的吼叫和一次次粗暴的推搡,再刚强的人也受不了啊!然而,他挺住了,在哥哥命危压顶时他挺住了,在一百多个日日夜夜辛酸苦辣中他挺住了。幸好他有一个懂她疼他的贤惠妻子,有个与他一样大仁大义的儿子,但是长祥,你的劳累,你的忧愁,你的委屈为何不在她娘俩面前倾诉呢?这是否又印证了不知是谁的那句名言呢?男人可以让人爱,让人恨,唯独不能让人可怜。写到这儿,我不由得为韩长祥赞叹:哥们,好样的!
就这样,韩长祥又守护了哥哥一个多月后,奇迹真的出现了。哥哥的眼球能动了,喂的饭也能自己下咽了,手指也自觉不自觉的能动了。他千叮咛万嘱咐了嫂子和侄子一番,还承诺给她娘俩支付工钱,请了近半年假的韩长祥回厂上班了。在上班的日子里,他还是牵挂着哥哥,一早一晚两次到哥哥身旁为他清洗、按摩,看他的恢复状况。进入冬天天短了,晚上回来很晚,只能早上五点起床去哥家用一个小时的时间为哥哥料理一遍。为争取时间他去哥哥家来回都是骑电动车,有时顾不上吃饭就在路上买点吃,有时甚至饿着肚子上班。当我到他家采访时,一点也听不到他的委屈抱怨,一点也看不出他的烦恼后悔,只是看到这个不满六十岁的汉子脸上多了一些疲惫,添了几许沧桑,还有几次说到动情处忍不住停下来擦拭眼角的泪花。当我说到他的真情感动了天,感动了地,感动了无数人,奇迹一定会出现时,他由衷的说出了深藏心底的一句话:我就盼着哥哥奇迹出现那天,能亲口对我说,兄弟,多亏了你啊!
只要心诚,石头也会开出花来。长祥,你盼得这一天一定会来到的,哥哥对你的回报也不仅仅是一句话就能表达的,不论是拥抱、泪水都表达不尽这份生死离别的兄弟亲情,人间大爱。爱是沙漠里的水,滋润久渴的期待;爱是绝境里的路,走出明天的精彩。长祥,你的明天一定是精彩的,你用肩膀支撑起来的这个危难之家,明天也一定是精彩的。因为,好心自有好报。
你的故事感动了我,我要为你唱支祝福的歌,祝福你好心好报,祝福你人生如歌。

李永水,中共党员,歌词作者。业余创作半个世纪,系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世界华人艺术家协会、山东省曲艺家协会会员。与人合作歌曲千余首,获奖百余项。创作理念: 把词写在家乡大地上,把歌唱到乡亲们心坎上。

李晓方,中共党员。一个热爱朗诵的70后,希望能用朗诵表达文字的优雅,用声音传送世间之美好。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