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桃树情意满满
李 庆 和
小区别墅区里,高嫂门前两棵核桃树,早已于季夏里挂满了累累的青果,颗颗浑圆如蛋。我每日晨练经过,总不禁地在树下驻足凝望:那深绿浑圆悬于枝叶间,浑朴沉甸,仿佛是树梢上缀满了未启封的深沉岁月。
这累累青果,老是牵动起我记忆的丝线:父亲曾将一枚硕大核桃,于脊背上凿孔,系上细韧的牛皮绳,终年别在腰带上,油亮如铜,成了旱烟袋相依相偎的伙伴;后街的老爷爷呢,他晚年常常闭目坐在大石头旁,右手间一对核桃滴溜溜转动不休,指掌间情意流转,如同抚弄着岁月的时光——这细微的旋律,竟成了他抵御晚年寂寞的心爱。我退休前远赴新疆旅游,被卖主三言两语说动,花百元买了一对所谓健身的大核桃,然而它们终究搁置抽屉——我始终没有那样一份闲心情。
自此以后,在我海脑里,便恍惚觉得核桃总该是珍贵之物,核桃树亦成了富贵树的象征。
其实不然。如今“绿水青山,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新疆沃野之上早已是核桃树的海洋。今年五月,我在京城陪读时,只消十八元便能买到一斤新疆核桃仁,曾经的误解终于释怀——原来青果沉沉垂挂,早已成为普惠人间的寻常风景。
俯仰之间,青果无言,情意却饱满。父亲腰间烟袋扣上的油亮,老爷爷掌中摩转的亮核桃,连同今日轻易可得的果仁,都烙印到了我的脑海深处。陡然间我意识到:核桃树不能择地而居,可核桃树没有高底贵贱之分,它们总是悄然地造福人类。
二0二五年七月二十四日于廊坊

作者简介:李庆和,男,山东临沂人,五O后,在兰州从军,参加援老抗美,后转业青海油田工作,现退休定居北京。

编(作)者简介:艾兰,曾用名蓝雪花,本名王凤,山东临沂人,1979年生于山东德州禹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