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城市
年年岁岁花相似/罗兆熊
精华热点
年年岁岁花相似
——诗词里的岁岁年年
文/罗兆熊
翻开唐诗宋词,不难发现,
岁月流转是诗人笔下永恒的主
题。诗人们就像老茶客泡茶,把
年岁的滋味慢慢浸润在字里行
间,轻声诉说着时间的秘密。
韶华与春光,总在诗词中演
绎着轮回的故事。张先一句“韶
华长在,明年依旧,相与笑春
风”。这是他对自然规律的深刻
洞察,更是对人生起伏的豁达拥
抱。佚名在《送春》中发出“明
年依旧待君还”的喟叹,面对春
归何处的追问,以“待”字赋予时
间温柔的情愫,将人类对时光流
逝的无力挽留与满心期许,悄然
融入其中。
鬓边风霜与镜中朱颜的对
照,刻下了岁月无情的痕迹。谢
榛在《除夕旅寓有感》里,用
“一年忧喜今宵过,两鬓风霜明
日新”,精准地勾勒出时光的双
面性。旧年的忧喜随着除夕的钟
声渐渐远去,而那新添的两鬓风
霜,却残酷地提醒着岁月的脚
步。
佚名的“身外韶华犹可再,
其如绿鬓与朱颜”,则赤裸裸地
展现了人生的悖论。就像现代人
看着旧照片感慨:风景还是那个
风景,只是看风景的人不再年
轻。
时间的魔法总在细微处显
现。卢照邻的新年祈愿"年年物
候新",像极了我们跨年时发的
朋友圈。冯山说"岁月磨将老",
倒让我想起家里的咖啡机,日复
一日研磨着光阴。叶颙那句"灯
火老书窗",分明是学生党挑灯
夜战的写照,台灯照亮的不仅是
书本,还有不肯认输的倔强。
酒樽与灯火,往往是诗词中
时光剪影的独特背景。扬无咎在
《双雁儿·除夕》中描绘“大家沉
醉对芳筵,愿新年、胜旧年”的
场景,他在杯盏交错的热闹里,
以群体的欢腾抵御个体内心对时
间流逝的焦虑。
这些穿越千年的诗句,告诉
我们:岁月是老家屋檐下的雨
滴,是孩子突然拔高的个头,是
父母渐渐花白的头发。诗人把时
光的碎片捡起来,让我们在平平
淡淡的烟火日子里,也能触摸到
永恒的温度。诗词的魅力,恰在
于将这些流逝的瞬间,凝固成永
恒的美,让后人在吟诵间,得以
穿越时空,触摸到千年前古人对
岁岁年年的深沉思索与真挚情
感。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