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径文学社作品】(继往开来)

(山径文学社是1985年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一群少数民族青年自发组建的群众性业余文学组织。)
【背景音乐】西江月( 雨亭亭古筝)
.
诗词一束颂廉风
【关军】
.
铁骨撑天,冰心映月。李蛮牛乃一代廉吏,以杖底惩奸、枷下锄贪的刚正,扫尽衙门虫蠹;以麦饭葱汤的简朴,照见人间疾苦。廿载潇湘风雨,他孤灯夜审,万家冷灶生烟;单骑瘦马,踏破青云宦途。虽龙阙难容牛性,终老衡州,却留得民谣千载,山呼海舞。
浅吟七章,一词六诗,或咏其德政如碑,民心铸就长城;或颂其法眼如灯,一棍洞见禅机。今结集发布,非为追怀逝者,实欲以冰魄霜锋,鉴照今世吏治。愿廉风长拂,清气永存。
.

.
(一)永遇乐•咏廉吏李蛮牛
铁骨撑天,冰心映月,清气如许。瓦钵盛春,葱汤煮雪,廿载潇湘雨。惩奸杖底,锄贪枷下,扫尽衙门虫蠹。最难忘、孤灯夜审,万家冷灶烟缕。
彭鹏比洁,于公同调,赢得九霄嘉誉。自费官囊,单骑瘦马,踏破青云路。可悲龙阙,难容牛性,空老衡州羁旅。幸留得、民谣千载,山呼海舞。
.
(二)七绝•城步惩惰
悬赏衙前试草芳,懒农献秽得惊惶。
一鞭唤醒春畦梦,万亩青禾带雨香。
.
(三)七绝•新宁肃贪
雪腕霜锋镣未成,微行时听锻錾声。
一钱蚀尽官箴骨,冰魄千秋鉴吏明。
.
(四)七绝•清筵待客
麦饭葱汤县令筵,碎瓷声彻楚南天。
指烟却问京城使,可识人间未爨年?
.
(五)七绝•巧断疑案
法眼如灯照孽愆,杖声轻重现真篇。
谁言堂上无明镜?一棍禅机即洞天。
.
(六)七绝•德政千秋
革囊悬印踏霜行,九县风清讼自平。
不是丰碑能镇物,民心铸就即长城。
.
(七)七绝•魂归岱岳
冰壶九转荐金銮,麟阁空悬獬豸冠。
纵有甘棠三百里,不凋魂寄岱宗寒。
.

.
附:一代廉吏李蛮牛事迹
.
李蛮牛,本名李尚卿,字子仁,山东乳山人,生于1833年,1877年中进士,曾在湖南为官22年,先后担任过安化、城步、新宁、江华、永顺、邵阳、湘潭等七县知县,声望颇高,口碑极佳,深受百姓爱戴,人们都喜欢用他的乳名“蛮牛”来称呼他,以表亲切。传说他自幼父母双亡,由婶婶抚养长大。婶婶家境殷实,且知书达理,李蛮牛来湖南赴任时,婶婶叮嘱他为官务必清廉。李蛮牛谨记教诲,自带钱粮赴任,俸禄悉数救济孤寡,因此被百姓称为“自费县官”。
巧治懒汉 倡导勤劳
初到城步县,李蛮牛见农田杂草丛生,没人打理,便贴出告示:“谁家田里杂草最高,献至县衙,可得赏钱。”一懒汉兴冲冲献草,不料李蛮牛厉声训斥:“农人当勤耕,你却懈怠至此,如何养家?速去锄草,否则严惩!”消息传开,百姓纷纷勤耕,懒惰之风顿改。
铁腕肃贪 整顿吏治
在新宁县,李蛮牛听闻衙役贪污,便借定制手铐之机微服私访。一铁匠拒接生意,坦言:“打一副手铐只给二钱银,衙役却报四钱,不愿助纣为虐。”李蛮牛微服私访,查明事实。次日升堂,李蛮牛查实后严惩贪吏,革除主谋典吏之职,县衙风气为之一清。
清贫待客 以德服人
任邵阳知县时,京城差官巡视,李蛮牛仅以葱汤麦饭招待。差官怒摔饭钵,他拾起碎片,指向窗外叹道:“麦饭葱汤君莫嫌,请君抬头四处望,多少人家未生烟。”差官闻言,羞愧难当。
智断家务 明察秋毫
一桩婆媳纠纷案中,婆婆与和尚私通却反诬媳妇。李蛮牛命二人各打和尚四十棍。婆婆轻打敷衍,媳妇则狠揍三下便让和尚哀嚎求饶。他当即断案:“刁妇自己通奸,还敢诬陷媳妇!”婆婆只得伏罪。
勤政爱民 百姓称颂
李蛮牛每日随讯随结,下乡轻装简从,自备口粮。在城步,他革除税吏盘剥;在永顺,减免苛捐杂税;在江华,平反积年冤案;在邵阳,废除讼费陋规,九个月审案千余件。离任时,百姓铸铁碑铭记其德,甚至争执时皆至碑前立誓,足见民心所向。
清名远播 却未得重用
晚清名臣锡良曾上书朝廷,赞其“廉勤无双”,比肩康熙名臣彭鹏、于成龙。两江总督刘坤一更称其为“天下第一清官”。然而朝廷迟迟未予提拔,直至1905年,72岁的李蛮牛才升任衡州知府,未及赴任便病逝长沙,灵柩归葬故里。
一代廉吏,清风两袖,唯留传奇在民间世代传颂。
.

.
【作者简介】关军(1969- ),男,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人,满族。从警三十余年;湖南邵阳警营诗人,作品见于《人民公安报》、《中华诗词》等刊物。
.
【推荐阅读山径文学社作品】
.
点击链接关军作品-点击此处
点击链接《山径文学社小记》-点击此处
.

(别忘了关注我)
.
【山径文学社肖殿群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