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散记(六)
文/刘学东
心之回响
短短一周的“西藏味道”之旅即将落幕。行程虽匆匆,值得铭记与回味的思绪,却如江水般奔涌不息。
青藏高原,世界之巅,平均海拔约4000米。游客所能抵达之处,最高也不过5000余米。这里空气稀薄,紫外线强烈。海拔每升高1000米,含氧量便衰减约10%;身处5000米高处,氧气含量仅及海平面之半。故而,内地游客至此,高原反应几乎无可避免。头晕头痛、胸闷气短、步履沉重、双腿乏力是常见症状,偶有呕吐、食欲不振,甚或血压升高、呼吸困难者。高原反应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被其吓倒,心生畏惧,以致“谈藏色变”,失去踏上这片土地的勇气。中国山河壮丽,姿态万千,一生未至西藏,实为憾事。趁体魄尚健,开启高原之行,伫立世界屋脊回望人生轨迹,不失为一种美妙而奢侈的享受!常言道:“身在地狱,眼在天堂,心在飞扬,魂牵故乡。”细细想来,不无道理。
青藏高原雄踞祖国西南边陲,与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不丹等国接壤。百余年来,受英美等国势力挑唆,此地风波不断。十四世达赖喇嘛分裂祖国的活动从未止息。尤其与印度之间,边境摩擦时有发生。山南地区尚有约9.6万平方公里国土为印度实际控制,西段亦有印军渗透活动,冲突风险隐现。因此,西藏边境安全至关重要。公路两侧,“保国先保边,保边先保藏”的巨幅标语不时映入眼帘。游客若欲前往墨脱、达旺等地,需办理特别通行证。所幸,近年国家投入巨资,筑公路、修铁路、建机场,基础设施已获根本改善,边民生活水平亦显著提升。全国各省市对口援藏,而我们旅游购物,亦不失为一种支持方式。爱国爱藏同胞们,关心西藏、支持西藏,莫如亲临其境,感受其脉搏。
青藏高原居民以藏、汉、回等民族为主,宗教信仰氛围浓厚,尤以藏传佛教影响深远。西藏原生宗教为苯教,其历史可追溯至远古时期,始祖敦巴辛饶,发源于阿里地区的冈仁波齐——被苯教徒奉为世界中心。苯教崇奉日月星辰、山川河流,笃信灵魂不灭与轮回转世,强调因果报应。拥有独立寺庙、教义经典及文字体系,闻名遐迩的藏医藏药便是其智慧结晶与卓越贡献。约公元八世纪,伴随印度佛教传入,尤其是松赞干布迎娶尼泊尔尺尊公主与大唐文成公主,带来大量佛经与释迦牟尼佛像,佛教文化元素遂深深融入西藏宗教,其影响遍及藏、青、甘、川、滇等广大区域。藏传佛教流派纷呈,如宁玛派、萨迦派、噶举派、格鲁派等,尊莲花生大士为祖师。清雍正朝始,中央政府加强对藏治理,设立驻藏大臣,确立达赖喇嘛掌管前藏(驻锡拉萨布达拉宫)、班禅额尔德尼掌管后藏(驻锡日喀则扎什伦布寺)的政教合一体制。
藏民以藏传佛教为至高信仰,这不仅是其思想根基,更是生活方式的核心。他们深信行善积德、多行好事善举,方能于来世获得超度,转生善道,得享福报。丧葬习俗亦映射此信仰观念:德高望重者方可行天葬,愿神鸟兀鹫携其躯体与灵魂飞升天界;多行善事者可行水葬,让躯体随滔滔江水汇入海洋,追寻彼岸极乐;普通民众多行火葬,令灵魂回归自然,融于山川;唯恶贯满盈者行土葬,掘坑倒埋,意喻打入地狱,永世沉沦。正因对佛祖的虔诚敬畏,笃信因果报应,藏区极少发生杀人放火、劫掠偷盗、欺诈拐骗等恶性案件。
西藏,一片神奇而辽远的土地。唯有亲临,方知苍穹竟能如此湛蓝透彻,云朵竟能如此轻盈柔美,雪山竟能如此圣洁庄严,湖泊竟能如此空灵神圣;唯有踏上这片高原,方能感知世界屋脊的雄浑高度,地球脊梁的磅礴厚度,祖国山河的壮丽辽阔,以及藏民信仰的质朴纯粹;唯有深入此地,方能体悟边疆守护之艰辛卓绝,军人奉献之无私伟大,吾辈责任之沉重深远,功名利禄之轻若浮云。
来吧,启程西藏,让灵魂经历一次深刻的洗礼与蜕变。
2025年7月1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