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秋日记(自由体)
彭 城
远山近林缀金黄,
百鸟跃枝齐鸣唱。
银杏落,
菊蕊香。
扬子长江,
玉带镶楚乡。
夷陵秋色分外靓,
飞机鸣,
雁翱翔。
岁月流逝多沧桑,
星斗移,
添悲凉。
磨墨著笺,
拣字凑新章。
生世沉浮无定向,
荆棘满地更迷茫。
邀旧友,
品新酿。
倚落窗,
景色靓。
呼厨娘,
煲羹汤。
摔碗酒,
醉残阳。
庚子暮秋中浣之十日趣作于峡江堤岸
秋景入笺,百味萦怀——《暮秋日记》诗评
彭 城的《暮秋日记》以自由体的随性笔触,将暮秋时节的景致、心绪与生活片段熔于一炉,如同一卷流动的秋日手札,在明快与沉郁的交织中,写尽岁月的况味与人生的怅惘。
开篇“远山近林缀金黄,百鸟跃枝齐鸣唱”以阔朗笔触铺展秋景,“金黄”点染出暮秋的绚烂底色,“百鸟齐鸣”则赋予静态秋景以灵动生气。紧接着“银杏落,菊蕊香”以短句收束,一落一香,动静相衬,将秋的细节勾勒得清新可感。而“扬子长江,玉带镶楚乡”更以比喻拓开视野,让秋景从近景的草木延伸至地域的壮阔,尽显楚地秋韵的豪迈与秀美。
中段视角转向夷陵,“夷陵秋色分外靓”承续秋景的明快,却在“飞机鸣,雁翱翔”的动态中悄然转调。“岁月流逝多沧桑,星斗移,添悲凉”直白道出时光易逝的感慨,秋景的绚烂与岁月的沧桑形成对照,让“悲凉”二字更显沉重。此时“磨墨著笺,拣字凑新章”的动作,既是对心绪的安放,也暗合“日记”的题旨,将无形的愁绪化为有形的文字,却又以“拣字凑”三字藏着几分言不尽意的无奈。
诗的后半段笔锋陡转,从沉郁转向生活的暖意。“邀旧友,品新酿”“倚落窗,景色靓”“呼厨娘,煲羹汤”“摔碗酒,醉残阳”,一连串生活化的短句如镜头切换,将与友人相聚的闲适、饮食的烟火气、醉饮的洒脱一一呈现。这些鲜活的生活场景,与前文的“沧桑”“悲凉”形成张力,既像是对迷茫心绪的暂时逃离,又暗含着在困顿中寻找慰藉的人生智慧。
全诗语言通俗自然,不避口语,却在随性中藏着章法。意象选取兼顾自然之景(金黄林、银杏、菊蕊、长江)与人文之事(磨墨、会友、饮酒),时空在秋景、心绪、生活片段中自由切换,恰似“日记”般随心记录。情感脉络从赏秋的明快,到感时的悲凉,再到聚友的洒脱,层层递进又自然流转,将暮秋时节的复杂心绪——既有对时光的慨叹,也有对生活的热爱,尽纳于字间,读来如品一杯秋酿,初尝清甜,再品微苦,终有余暖萦绕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