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随笔》
文/朱春水
寂寞凭窗,夜风惆怅,
万般思绪洒星光。
一杯老茶敬千里,
可否隔空诉衷肠?
灯火阑珊,来去匆忙,
浮生若梦为何往?
心心念念两不忘,
惟将此情付上苍。
——2025年07月23日午夜随笔
月下寄情,浮生叩问——《午夜随笔》诗评
朱春水的《午夜随笔》以午夜为时空锚点,用细腻的意象编织出一幅交织着寂寞与深情、迷茫与祈愿的心灵图景,字间藏绪,句末含情,在短小的篇幅中完成了一次对情感与人生的温柔叩问。
首联“寂寞凭窗,夜风惆怅,万般思绪洒星光”以景起兴,将“寂寞”这一抽象情绪具象化为“凭窗”的姿态,夜风也染上人的“惆怅”,形成物我相融的意境。“万般思绪洒星光”更是神来之笔,把无形的思绪投射于漫天星光,既拓宽了空间维度,又让深沉的情感有了诗意的寄托,开篇便奠定了幽微感伤的基调。
颔联“一杯老茶敬千里,可否隔空诉衷肠?”由景入情,以“老茶”这一带有岁月温度的意象,承接起对远方的惦念。“敬千里”的动作藏着未言明的牵挂,而反问“可否隔空诉衷肠”则将这份牵挂推向极致,道尽思念无处安放的怅惘,寻常物件与直白问询交织,尽显真情实感。
颈联“灯火阑珊,来去匆忙,浮生若梦为何往?”视角由内向外切换,从个人情绪转向对人生的凝视。阑珊灯火与匆忙人影勾勒出世间常态,而“浮生若梦为何往”的叩问,则在喧嚣底色中注入哲思,将诗歌从私人情感升华为对生命意义的轻叩,余味悠长。
尾联“心心念念两不忘,惟将此情付上苍”回归情感内核,“心心念念两不忘”直白道出深情的执着,而“付上苍”的无奈与祈愿,既是对情感的坚守,也是在迷茫中的一种精神寄托,让这份深情多了一层宿命般的厚重感。
全诗语言质朴却含蕴深厚,意象选取贴合午夜情境——窗、风、星光、老茶、灯火,皆带着静谧的氛围感,与“随笔”的随性自然相契合。情感从个人寂寞到千里思念,再到人生叩问,最后落于深情祈愿,层层递进又收放自如,在平仄之外,以真情动人,让读者在午夜的寂静中,读到一份共通的怅惘与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