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 票”
杨庆华
盛夏“三伏”,酷热难耐,汉口进入桑拿汗蒸模式,行在路上的人们,渴盼那偶然来的一片乌云、一阵北风,带来一刹那的清凉。

人生有许多偶然,不承想我的一次网上留言,无意间结识了与我同在铁八师的邵闽战友。缘分竟也如此奇巧,通过邵闽牵线搭桥,一次邂逅,又结识了槛外人郑建平。她邀我入快乐写作群,我说那里大咖云集,予以婉拒。她说,铁兵们聚在一起,就是一个“玩”,不妨进来试试。于是我答应,加了一个字,“玩票”。后知她因为我的一篇重回大巴山的小文,寻寻觅觅,找了我三年。一片赤诚之心,让我感动得不行,从此,我开始了“玩票”生涯,改变了老年生活的轨迹。
我就如此这般地“混”进了快乐写作群,在战友们耳提面命、循循善诱之下,从一个过去只会写领导讲话、工作总结的人,试笔向抒情、叙事散文过渡。一晃五个年头,屈指数来,先后炮制了百十来篇小文,得到了战友们的些许肯定。我们这代人,经历过历史风云变幻,更懂得珍惜,也更懂得成长。我从刚进群时的好奇心驱动,到跬步千里的成就感驱动,再到精神层面的需求感驱动,快乐群里写快乐,感觉越写越快活。
人说,散文是诗的延伸,进而诗化了人生,迹化了青春。读书多穷理,思考如参禅。我亦有所心得,方求彻悟。文言情,情愈痴,文就愈妙,人先有芬芳悱恻之怀,而后有沈郁顿挫之作,心静、情长,寿亦长也。

正如吕恭战友所言,从快乐写作群到文学创作中心,这里就是一所名副其实的老年大学,一群志愿者带着我们,“玩”出了新意,“玩”出了高度,“玩”出了成果,这儿成了铁兵情感的港湾、休憩的驿站。
那朦朦胧胧的画面,似隐似显的色彩,层次透明的笔触,恰到好处的构思,是战友们辛勤耕耘后的喜悦。
那红绿相间的大巴山,浩浩汤汤的汉江水,凸凹不平的盘山道,干打垒的油毡房,是战友们创作灵感的源泉。
而那久违的童真,那逝去的芳华,那亘古不变的友谊,那相处舒适的神交,则是战友们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初心。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虽然我们的创作有几分稚嫩,我们的文风有几许青涩,但我们心里写着执著,梦里满是执念。怀一颗朴实的心,用一支真诚的笔,将思绪和感情化为色彩与线条,在素笺上轻轻地挥洒,专心而致志,专注而深情,仿佛在与桥梁、隧道、车站、铁轨进行心灵的对话。

和文创战友去十堰参加新书发布会。左起:郑建平 杨庆华 吕恭 向德荣 郑吉辉 王海霞 白宝存
回头望,五年老年大学,照猫画虎,由小写大,尝尽百味,感觉还是心淡最美。
回头想,老年大学五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历尽千帆,感觉还是平淡最真。
向前看,炳烛之明,老而好学;向左看,时不我待,岁不我与;向右看,趁她还在,趁你未老。
于此,“玩”—“玩票”,原来—缘来,成了窗外的一片风景,我明白你会来,所以我等……
2025.7.23.于武汉

杨庆华,1954年10月生,湖北武汉人。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1972年12月入伍,铁八师三十九团战士、文书,1976年3月退伍, 先后在华中科技大学、中共武汉市委、武汉市社会主义学院工作,2014年11月退休。
槛外人 2025-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