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啼序·入伏寄怀
陕西旬阳 刘世文
赤日碾空熔万宇,火云叠作层嶂。
柳梢蝉、嘶断绿阴稠,热风梳透衣桁。
坼土裂、龟纹似砚,荷池蒸沸琉璃浪。
更蜻蜓、敛翅栖萍,翅黏残响。
竹簟印深,葛巾汗渍,算纨素、难驱炎绪。
绕回廊、欲觅幽凉,碎影摇乱窗网。
念人间、车尘马足,正奔赴、蝇营蜗攘。
问何年、得似冰壶,净涵秋光。
忽省却、尘襟可浣,石案闲摊《黄庭》卷。
看阶前、蚁阵迁营,不争炎凉聚散。
汲古井、千丝月动,煮茶烟、轻袅竹床畔。
任松涛、过耳如潮,自沉清响。
渐忘机、物我相忘,一枕虚明浮万象。
纵昆冈、烈焰烧空阔,胸次自有潇湘。
笑世间、夸父痴行,徒把骄阳追望。
却不知、凉自心来,非关寒暑,
碧天云外,清风在掌。
词解:
上片以“赤日碾空”破题,浓绘伏天酷热:烈日如熔金覆宇,火云堆叠如峰嶂,蝉鸣嘶哑于密荫,热风穿户透衣,土地龟裂似砚纹,荷池蒸腾若琉璃浪涌,连蜻蜓也敛翅黏于浮萍——句句写暑,却于燥烈中暗蓄“寻静”之思。
中片由景入情,先摹写人在酷暑中的焦躁:竹席留深痕,葛巾沾汗渍,纨扇难驱烦热,绕廊寻凉却只见树影摇乱窗网。转而观照尘世:车尘马足间,众人皆为利禄奔忙如蝇如蜗,遂生一问:何时能如冰壶般,让心境澄澈映秋光?此问已露“心静胜凉”之意。
下片笔锋陡转,写“顿悟”后的从容:以《黄庭经》浣洗尘襟,看阶前蚁群迁徙不问寒暑聚散,汲古井月影煮茶,任松涛如潮自沉心湖——于细微处见定力,显“不以物扰”之境。
末片升华至哲理:忘机之后,物我相融,一枕清梦可见万象。纵有昆冈烈火焚空,胸中自有潇湘清境。笑夸父逐日般的执念,点出核心:“凉自心来,非关寒暑”,原来清风不在外求,自在掌心、在心头。全词以暑起笔,以心凉作结,融景入理,见出“境由心生”的通透。

作者简介:刘世文,陕南旬阳人氏,枕小神河而长。数十载栖居城中,执笔墨为楫,泛游烟霞。自知才微学浅,惟以痴念为引,将山河旧梦,落于素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