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宝明,笔名“日月”,数十载以笔为帆,畅游文学诗意之海,千余首(篇)诗文散见百家纸媒体期刊。发表多篇论文,点燃交流火花,实现文学与学术共振,在文字天地里不断探寻智慧真谛。
诗画交融的山水奇遇
日 月
夏日的阳光如丝绸般柔软,轻轻铺洒在镜泊湖面上。怀揣着无限憧憬,我踏入这片令人神往的山水秘境,开启了与镜泊湖的浪漫邂逅之旅。
镜泊湖坐落于牡丹江市宁安市渤海镇瀑布村,作为闻名遐迩的避暑胜地,它不仅是中国最大、更是世界第二大高山堰塞湖。初入景区,眼前的景致便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水墨长卷,瞬间将我俘获。金色的阳光倾泻而下,似为湖面披上了一层璀璨的薄纱,粼粼波光闪烁,宛如万千碎银在跳跃,与湛蓝如洗的天空、连绵起伏的黛青山峦相互映衬,美得如梦似幻。
登上游船,随着船体缓缓前行,船头划破平静的湖面,雪白的浪花在船舷边欢快起舞。微风拂面,裹挟着湖水特有的清冽气息,沁人心脾,让人顿感心旷神怡。极目远眺,群山如翠绿的巨龙蜿蜒起伏,云雾缭绕在峰峦之间,为这方山水增添了几分朦胧的诗意。大孤山、小孤山等景点在阳光的轻抚下,轮廓柔和而清晰,宛如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令人赞叹不已。此情此景,我心中诗意涌动,不禁脱口吟出:“一棹轻摇碎玉光,青峰倒浸碧琉璃。桃源何必寻仙境,此处湖山即故乡。”话音刚落,数只白鹭被惊起,它们振翅掠过湖面,仿佛带着我的诗意向远方飞去。
在游船上,导游生动地讲述着镜泊湖的历史与传说,那些古老的故事如同穿越时空的精灵,将我带入了一个神秘而迷人的世界。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牡丹江畔住着一位美丽善良的红罗女,她拥有一面神奇的宝镜,只要用宝镜一照,便能为受苦受难的人们消灾弭祸。此事传到天庭后,引起了王母娘娘的嫉妒,她派天神盗走了宝镜。红罗女上天索取时发生争执,宝镜从天上坠落,化作了如今的镜泊湖。这个美丽的传说,为镜泊湖增添了一抹浪漫而神秘的色彩。
听着传说,元正笔下《吊水楼瀑布》的磅礴气势在我脑海中浮现:“我们循着瀑声,来到,那天降的大水,横着撞入我的瞳孔……”虽然此刻尚未抵达吊水楼瀑布,但诗句中描绘的震撼场景,已让我心驰神往。我仿佛看到瀑布如银河倒挂,飞流直下,水花四溅,轰鸣声震彻云霄。而今日晴好的天气,西南风3 - 4级,空气质量优,更是让我对即将看到的瀑布奇观充满期待。
游船继续缓缓前行,湖岸的峰峦、葱郁的树木、陡峭的崖壁、古朴的廊亭,一一倒映在如镜的湖面上,水天相接,浑然一体,宛如一幅立体的山水画卷。这景象,让我不禁想起马永波在《湖上半日》中所写:“湖水并非一望无际,而是狭窄曲折,绵延百里,两侧尽是些小小的山丘……湖水似乎一直在和这些山丘在争论,关于世界毁于火还是毁于水的理论。”此刻,我置身其中,仿佛也成为了这场“争论”的参与者,深刻感受到大自然的雄浑与神秘。
游船悠然穿梭在湖面上,水鸟不时从头顶飞过,清脆的鸣叫声打破了湖面的宁静,为这静谧的美景增添了几分灵动与生机。我静静地坐在船头,任思绪随风飘荡,尽情享受着这难得的宁静与惬意。在这如诗如画的山水之间,所有的烦恼和疲惫都被抛到了九霄云外,只留下满心的欢喜与感动。
不知不觉间,游船已行至湖心。回首望去,来时的路渐渐隐没在波光粼粼之中,而前方的湖面依然广阔无垠,充满了未知的惊喜。我深知,镜泊湖的美远不止眼前所见,还有更多的秘密与故事等待着我去探寻。
这次镜泊湖游船之旅,如同一场诗意的梦境,名人的诗句为其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而湖光山色则勾勒出绝美的画卷。镜泊湖的美,已深深烙印在我的记忆深处,成为我心中最珍贵的宝藏,值得我用一生去回味。
2025年6月21日镜泊湖游船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