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青岛西海岸新区六汪镇铁橛山,被誉为 “青岛西海岸第二高峰” ,其中藏着太多秘境:古胶州八景之 “铁橛悬泉” 为何能 “溽暑不溢、大旱不涸”?齐长城的残垣印迹间还回荡着多少古战场的回响?610 年的古银杏树下,又见证了多少代人的烟火人间?
带着这些好奇,2025年7月17日,我走进铁橛山风景区,与副总经理宋连富展开了一场面对面的对话。宋连富,男,生于1954年4月,六汪镇孔家庄村人。大专文化,毕业于省委党校。政工师。现任青铁橛山风景区副总经理,六汪文联副主席。】

宋连富(2022年摄)
采访人:宋总您好,非常感谢您接受本次访谈。很多人对铁橛山风景区的基本情况还不太熟悉,能否请您先简单介绍一下这里的独特之处?
宋连富:您好,很高兴能有机会介绍铁橛山风景区。铁橛山风景区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六汪镇,总面积 7.8 平方公里,主峰会仙峰海拔 595.1 米,是青岛西海岸第二高峰。这里最大的特色可以用 “自然景观 + 人文底蕴” 来概括。
从自然景观来说,这里有 1.35 亿年前白垩纪造山运动形成的独特地质景观,古有“三十六峰、七十二泉”之称。
“铁橛雄风”“天碑”“斧劈石”“金蟾吉象”“仞壁洞窟”“猿祖观海”“灵龟望泉” 等自然景观,壮观而妙趣横生!还有古胶州八景之“铁橛悬泉” ,它 “溽暑不溢、大旱不涸” 的奇观至今令人惊叹不已。
森林覆盖率高达 95%,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达 1000个,堪称 “天然森林浴场”。林区内还有狐狸、鹰、白鹭等 20 多种野生保护动物和珍禽,以及杜鹃、秋海棠、平柳、柘树等 100 多种植物,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
人文方面,景区内有齐长城遗址、福安寺、阁子殿等历史遗迹,还有 610 年的古银杏树、400 年的 “栗祖” 等古树名木,周于智、高风翰等文人墨客也曾留下诗篇,历史底蕴非常深厚。

铁橛山风景区(2020年摄)
采访人:这座山为什么叫铁橛山?
宋连富:铁橛山因石色如铁,橛石众立,形如木橛而得名。位于铁橛山风景区会仙峰的天碑,高近10米,是铁橛山众多橛石景观的代表。
采访人:铁橛山风景区的开发建设公司全称叫什么?是哪一年成立的?
宋连富:全称是青岛铁橛山风景区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2月,法定代表人赵立福。 公司注册地址是六汪镇夏家庄村。
赵立福,男,生于1976年5月,青岛西海岸新区六汪镇宋家村人,大学文化程度。现任青岛铁橛山风景区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
在公司创立之时,我们就针对铁橛山景区的开发建设进行了深入地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2008年12月4日,由时任夏家庄村党支部书记刘思存召集,我们召开了由村老干部、老党员代表参加的座谈会。会上,大家畅所欲言地讲述了铁橛山的山石林泉、峡谷溪畔、古树野草、峻岭坡田和生生不息的动物植物的多样性;讲述了铁橛山久远的传奇故事和人文历史传说等生动鲜活事件;讲述了村民们祖祖辈辈期盼着开发建设者把铁橛山建设得更加美好的心愿。

斧劈石(2020年摄)
采访人:听您的介绍,铁橛山的自然与人文资源确实很丰富。那目前景区的功能布局是怎样的?能满足游客哪些需求呢?
宋连富:铁橛山风景区规划建设了六大功能区,分别是林果休闲园区、特色农业种植园区、卧龙生态旅游度假区、森林与地质景观游览区、齐长城保护区和民俗文化区。功能区内,我们配套建设了道路、水源和产业综合开发等工程。其中的生态林果区占地约800 亩,可以让游客体验采摘,我们曾举办过五届铁橛山大枣节,这里的特产山地大躺枣,有 “九个一尺,十个一斤” 的说法。可惜这种大枣现在不多了。此外,还有板栗、樱桃等。400多年的 “栗祖” 也在这里,很多游客会来祈福。地质景观区则能让大家近距离观赏火山岩地貌和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奇妙景观。
度假区和配套设施能满足游客休闲度假需求,不管是家庭出游、登山健身,还是探古寻幽,都能在这里找到合适的体验项目。

铁橛山风景区图(2014年制)
采访人:刚才您提到了 “铁橛悬泉”,它作为古胶州八景之一,有什么特别的故事吗?景区是如何保护这类历史景观的?
宋连富:“铁橛悬泉”不仅景美,而且它的传说非常多,是一个包含多个传说的传说群。依托铁橛悬泉风物圈产生的传说主要有,杏儿跟泉生私定终身、恋人自来佛许愿、牛家棒打鸳鸯、殉情化身伴侣树、古树行医给药、牛七化身恶鬼作恶、自来佛求宝钟护佑、七个长工一夜吃一头驴、悬泉通海、公树托梦舍身救妻、母树断臂护夫、七男七女悬泉求雨、悬泉投糠出琉璃瓦等。“悬泉通海” 说的是泉水与南海相连,还有 “七个长工一夜吃一头驴” 的故事,其实都在侧面反映这里泉水和茶叶的优质。
铁橛悬泉传说,于2022年被青岛西海岸新区评定为民间文学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们对古建筑、古树名木进行定期修缮和养护。悬泉旁的古银杏树,是我们重点保护的对象,之前还有一棵早年被毁,现在树墩处新抽的枝条也在茁壮成长。阁子殿 ,2009年和2022 年就先后进行了修缮。此外,我们严格遵循 “保护优先” 原则,在开发新景点时绝不破坏原始生态和历史遗迹,让这些景观能原汁原味地传承下去。

铁橛悬泉处(2022年摄)
采访人:景区在文旅融合方面有哪些创新举措?
宋连富:我们一直在探索 “自然景观 + 文化体验” 的融合路径。比如结合 “铁橛悬泉传说”,我们整理了民间故事,通过导游讲解、展板展示等方式让游客了解背后的文化内涵。与采摘活动相结合,我们每年都举办的山枣节、农民丰收节等,还会加入民俗表演、诗词朗诵等环节,让游客在享受丰收乐趣的同时感受文化氛围。未来我们计划结合齐长城遗址,打造沉浸式历史场景体验项目,让游客更直观地感受古战场文化。
采访人:景区的交通和配套服务是否便利?
宋连富:交通方面还是很便利的。自驾游的话,经 G341 国道到五道口向南转即可;公交也有直达线路。配套上,景区内有生态餐厅、木屋民宿,能满足食宿需求,很方便。建议游客根据季节来规划行程。

栗祖(2023年摄)
采访人:公司成立以来获得过什么荣誉称号?
宋连富:我这里有份情况登记表。2012年以来,公司先后获得了20多项荣誉。例如,公司荣获了山东省“农业旅游示范点”“省级精品采摘园”等荣誉称号,还有,杂粮专业合作社、大躺枣专业合作社被评为省级示范社,悬泉茶专业合作社的悬泉茶被评为“青岛市十大名茶”。
采访人:最后,您对铁橛山风景区的未来发展有什么规划和愿景?
宋连富:我们希望能将铁橛山打造成集生态保护、文化传承、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综合性景区。短期目标是完善旅游配套,提升服务质量;长期则计划深挖历史文化资源,通过景区发展带动周边乡村振兴,让游客感受到 “锦绣六汪、七彩悬泉” 的魅力,实现 “山水美、文化兴、百姓富” 的愿景。欢迎大家常来铁橛山,亲身体验这里的山水与人文之美!
附:
宋连富
从国企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受聘来到这里后的十几个年头里,走过的山山水水、沟沟岔岔、林草园田、古居村落,经历的时境变迁、世事人文记忆犹新。印记较深的是刚来铁橛山不久,在景区办公室召开的一次座谈会。座谈会是夏家庄原村书记组织召开的,村里资历最长、年龄最大的村民代表、党员代表参加。笔者作了详实记录。座谈会不拘形式、不设思路、不限时间,参会人员畅所欲言的讲述了铁橛山的山石林泉、峡谷溪畔、古树野草、峻岭坡田和生生不息的动物植物的多样性;讲述了铁橛山久远的传奇故事和人文历史传说等生动鲜活事件;讲述了村民们祖祖辈辈期盼着开发建设者把铁橛山建设得更加美好的心愿。
众多记忆中,铁橛山是我经常牵念、梦萦魂绕的地方,她是一块静谧自然使人心灵升华的净土,她是一份愈久弥醇、回味悠长的珍贵情怀。铁橛山是青岛西部最高山,是大自然赋予西海岸的最大精品、最响品牌之一。说她熟悉是因为她是我故乡,说她陌生是因为我还没有真正融于她的怀抱中。相遇是缘,相守永恒,相行致远。
来铁橛山的第一件事就是尽早了解铁橛山,尽快融于铁橛山,尽情体验铁橛山,尽全力开发建设更加美丽的铁橛山。初次登临,就让其独有的雄奇、引人入胜的表征所折服,让其生态原始、浑然天成的风貌所陶醉,更让其内涵丰富、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所感动。铁橛山位于青岛西岸新区六汪镇东部,主峰会仙峰595.1米,东北西南走向,南北长14公里,宽7公里,面积为13.3平方公里。铁橛山峭峻挺拔,矗立突兀,因石色如铁,橛石众立而得名。《胶州志》记载,铁橛山本名胶山,古胶州之镇山,《齐记》作黔艾山,《水经注》作柜艾山,《山东通史》谓之五驽山,《齐乘》作铁橛山。
铁橛山其支脉较多,海拔百米以上的山头百余座,山体较为独立的有34座。胶河、白马河、风河之水源头出自铁橛山,分别汇入渤海、黄海之怀抱,形成奇特的地理水源景观。高山杜鹃、秋海棠、樱桃、板栗、山楂、黑松、刺槐、茶树、柘树、平柳树及名贵中草药等多样性植物分布在茂密的森林中,成荫蔽日,花果飘香。清代诗人法若真《滴水岩绝项海棠序》云:“……绝顶方广十余亩,皆秋海棠生其上,约十余尺、六七尺、四五尺。叶委如偃轮,华灼如火树。旭色高融,忽芙蓉之摇落,忽桃花之烂熳;亦幔亭之飞霞,亦丹崖之降雪……”。高山杜鹃、秋海棠飞挂峭壁,群禽走兽栖居密林灌丛,是青岛地区少有的高山天然森林浴场,林木覆盖率95%以上;狐狸、獾、野鸽、白鹭、鹰、山鸡、杜宇鸟等百多种野生保护动物和珍禽游历山中,自然和谐,原始生态。
历史悠久的“会仙峰”“齐长城”“雹神庙”“福安寺”“观音洞”“庙群遗址”“千年银杏树”等胜迹,历经天象、社会、政治、战事等变迁,尚存旧迹。诉说着铁橛山历史的沧桑和文化的厚重,传承着铁橛山的魅力和地理位置的重要。“会仙揽胜”“铁橛悬泉”“仞壁洞窟”“金蟾吉象”“莲花峰”“斧劈石”“天碑”“海眼”等奇特的地质自然景致,令人敬畏和震撼。观悬泉可以体会到水性的伟大。水性仁爱,滋润万物,生生不息。有“三十六峰,七十二泉”之称的铁橛山名扬天下。铁橛悬泉、涌金泉、洗心泉、龙泉、天泉等百泉争涌。史载著名古胶州八景的《铁橛悬泉》“顶有悬崖如盖,名滴水崖。一水从石罅中滴出,时作玉琴声。下积为流,溽暑不溢,大旱不涸,玩之如明珠时倾,又似闻水一曲,不减庐山瀑布云”。清代诗人周于智有诗赞曰:“琴声仿佛出烟岑,流水高山自古今。何事成连居海上,风涛漫似是清音”。
铁橛山博大精深,内涵丰富,生态绝佳。千百年来,凝聚天地之美的雄壮姿态,奇伟磅礴,鬼斧神工,叹为观止。因工作关系,经常和山打交道,数次登临都有看不够、赏不尽、悟不透的感觉,每次都有新的启迪。登临会仙峰,似是仙入境,茫茫林海尽染,群山舞长空。在湛蓝晴朗、光照透明的天气里,新崛起的青岛西海岸一览无余;高楼鳞次栉比,田园秀美如画,城乡村落,绿水青山尽收眼底;小珠山、大珠山、藏马山近在咫尺,云峰相望,山脉相连;海上仙境灵山岛,似巨轮腾起,破浪远航;初夏晚秋观日出更是奇境称绝,海天一色,万丈霞光,缓缓升起的太阳似巨龙吐珠,气吞山河,喷薄激荡。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百尺杆头更进一步”,十几年前落户这里的青岛铁橛山风景区,在六汪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社区各村的密切配合下,本着顺势而为的思路,结合区域内地理风貌和景区、园区实际,与村共进,合作共赢。并通过发展乡村旅游置入市场因素,对山水林田路进行保护性规划建没的同时,更好带动农村发展、农民致富。工作期间,作为亲历亲为的参与者,和相关专家学者、和村领导、和单位同事一起顶酷暑冒严寒,风里来雨里去,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共谋发展,共享苦甜,在“打好铁橛山牌,做好铁橛山文章”上下功夫。丈量条条山路,打造处处景点,建设美好家园,传承文化底蕴,守住绿水青山。几乎走遍大大小小山梁,攀爬座座险峻山峦,目睹数不清的古树丛林和繁花野草,赏不够满山硕果,尝不尽苦乐岁月,说不完的经年故事。
有着风光旖旎,奇幻生境的铁橛山,是原山原水原生态的圣境,其秀美和雄峻堪称一绝。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民风民俗、休闲游乐、康养健身、田园体验等四季宜人。这里,峰峦叠嶂、山势陡峭、林木葱郁、果香四溢、百泉争涌、木灵石异,是青岛西部的“绿核”和养生地。这里,近千年的银杏树,似牵手的情侣相依相伴在悬泉、古庙旁,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和世代的传奇;这里,400多年树龄的“栗祖”、百年“枣王”和古老的山楂树,世代繁衍,万木峥嵘,是群芳争艳的花果山。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空气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夏秋季节生成的平流雾,似玉带飘逸在叠嶂的山间,冬日高山之中的“雾淞”,似白银雪浪挂满丛林,骤冷形成的“冰挂”,似蓝天直泄而下的“冰瀑银河”。大自然的造化,犹如一支神奇的画笔,把“三十六峰,七十二泉”处处点染,给铁橛山抚上了生命的色彩。正是有了遍布的峰岭峡谷、泉韵林海和花美果香,于是,山活了,风动了,水绿了,草青了,泉响了……连山石也有了灵气。恰逢其时,六汪镇区级铁橛山田园综合体正式挂牌,集文旅、民俗、度假、康养、采摘、餐饮、农产品销售加工等多位一体。悬泉庄园、开心农场、乐活公社、生态林场、垂钓园、亲子体验园等生活慢动自如,快乐安逸。
春华秋实,万象更新。约着春夏秋冬,相聚铁橛山,分享铁橛山、体验铁橛山带给人们的快乐和幸福。经过铁橛山人十几年来的共同努力和辛勤付出,已开发建设了胜景游览区和悬泉游览区,畅通了会仙峰、金刚山、莲花峰和农业园区等主要道路,修建了多条石阶游步道和生态自然的林谷慢道,打造了多处山地特色的乡村旅游景点和多个地质风貌的旅游景观,形成了特色农旅、特色林果、特色种植等多个产业园区,相关服务配套设施日臻完善,是万千游客探古寻幽、休闲度假的最佳目的地。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铁橛山的美,是独步天下的山水美,是独有千古的人文美,是独具特色的奇幻美,是独立风格的发展美。与青山绿水相依、与历史文化相融、与政策机遇相会,人心思进、愿景可期,铁橛山一定会更美丽,一定会成为青岛乃至全国最耀眼的板块之一。美到深处始自然,情至真时自无华。写下这些记忆和感悟,谨表达对铁橛山的深厚情怀,对家乡六汪的美好祝福……
(2021年4月于悬泉农庄)
(本栏目编者日月星辰,男,生于1962年8月,山东省高密市阚家镇人,退休干部。曾任诸城市枳沟镇党委副书记、诸城市水利水产局副局长等职。参与编纂《诸城县教育志》,主持编纂《诸城市水利志》,《六汪镇志》副总编辑。著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纪实集《传承之路》、史料性著作《六汪村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