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芦林辩非
编剧:谭金强
剧情简介
县令千金庞三春,蒙冤受诬。欲轻生,被邻姑劝回,寄身芦林。
她常于芦林拾柴,忆及蒙冤便悲泣。这日姜诗路过,闻林中凄切哭声,欲探究竟。近前见是休妻,转身欲走,被三春唤住。三春痛诉冤屈,姜诗方悟妻子蒙诬,当即欲接其归家。三春言待安安出息再回。后安安高中,以轿迎母,父母破镜重圆。
此剧根据作者谭金强在《德阳晚报》《德阳史志》刊发之《芦林辩非》改编。
人物介绍
庞三春,姜诗。
(幕墙上展现无边芦林景象,青翠欲滴,随风起伏。)
三春(于马门内唱):云板声碎,悲弦咽喉。
(庞三春 身背竹篓,一手执镰刀,一手掩面,缓步向芦林行)
唱:
乌云压顶步踟蹰,芦林深处影独孤。
望眼芦苇青连天,碧浪翻卷绿纱舞。
叶凝朝露茎映日,本应渔舟唱白鹭。
却见寒鸦惊空途,无端横祸降无辜。
芦雪千重难洗耻,翠色如剑刺心腑。
莫笑柔枝低首伏,人心曲迂更可怖。
问苍天何时拨云雾,还我清白耀故庐。
手扶芦秆声声诉,惊散鸳鸯入远湖。
愿将此恨付流水,待看公道照归途。
画外音:血泪染透千重絮——风卷残芦诉冤屈!

三春: (白)我本是县令掌上千金女,
金闺绣户娇生养,许配汎乡才子姜郎婿。
慕他庭前孝竹承欢意,笔下珠玑映月辉。
慕他相貌英俊有文才,十里八外称孝子。
公爹设帐授孔孟,望姜里①门前鸿鹄起。
谁料祸事连番如骤雨,学童风寒命难追。
屋漏偏逢连夜雨,行船又遭打头风。
祝融②肆虐焚梁栋,两度劫灰家业空。
家道中落贫如洗,秋姑生怨起谤诽。
往昔珍馐奉妹虔,今朝无炊空相对。
她疑我藏私吝甘旨,搬弄是非谗言飞。
公婆偏听生嗔怒,诬我不洁败门楣。
一纸休书如山重,剜心剔骨泪成溪!
画外音:三寸龙泉剑,杀人不见血~
(折芦拭泪,指尖见血)
三春唱:
芦叶如刀割玉指,猩红点点落寒漪。
血痕渐染千丛雪,恰似丹心剖作泥。
画外音: 因此孝泉芦叶,斑斑血痕染就。
这血痕,映深闺十载冰霜苦;
这血痕,诉长夜三更泣血悲。
十指连心浑不觉,独恨冤屈深无底!
(甩发悲啼)
想投江一死酬清白,幸得邻姑婆婆劝,
才消死念暂洁身,又念七岁安安尚垂髫。
稚子失娘亲何恃?白发倚门盼儿归。
幸赖邻婆施援手,白衣庵内暂栖迟。
纵被谗言污皎月,孝心未改半分毫!
三春: (白)苦哇——
芦林深处风凄紧,枝枝压担泪沾襟。
转眼又逢秋瑟瑟,雁阵南飞声嘹唳。
秋风瑟瑟芦叶黄,三春泪洒在芦林。
(庞三春行至林深处,手搭凉棚远眺,愁容满面,长叹)唉!
芦林深处雾茫茫,三春心中乱如麻。
前日闻听邻人语,公婆眼疾难辨真。
念此心又软三分,未知公婆饥寒顾?
七岁安安可惊怕?(轻抚篓中柴禾,哽咽)
这半篓柴禾交庵里,半篓换钱买双鲤……
(悲切开唱)
身背竹篓步踉跄,芦叶沙沙行。
忆嫁姜郎岁月和,堂前笑语绕梁多。
忽闻江水能医目,公婆心焦盼复珂。
公爹染恙归天去,婆母双目苦难禁。
闻说临江有好水,洗目能复旧时明。
七里羊肠踏破鞋,风雨无阻往返行。
甘泉夜夜暖婆心,我心中亦安宁。
阖家和睦乐融融,孰料是非遭谤毁。
念公婆泪汪汪,双目有疾苦难当。
姜郎养家外面忙,苦了公婆三餐凉。
柴禾换钱买鲜鲤,托付邻姑下厨房。
但求公婆身康健,略尽儿媳苦心肠。
(加快台步)更念安安小儿郎,爹忙无娘多凄凉。
吾娘怎能不心伤?一日三餐谁看管?
冷暖谁护儿身安?盼儿街头莫受欺,
莫因饥饿哭断肠。愿儿学堂苦用功,
莫让寒凉侵儿郎。吾娘若能化飞鸟,
衔食归巢护儿旁!(痛哭捧柴向天)苍天呐!
若能佑我亲人康,三春愿受千般伤!
(踉跄跌坐,柴禾散落)
芦林拾柴忆往事,肝肠寸断情难回。
苍天若解相思苦,莫教痴人独伶仃!独伶仃!
风萧萧兮芦叶颤,泪涟涟兮泣声哀。
肝肠寸断无人问,孤雁失群独自哀。
芦花丛中魂欲断,忽闻脚步响苍苔——

(姜诗 匆匆入林,见状惊愕欲退)
三春: (急呼)且慢走!旧人相见泪满腮。
(拉住姜诗)你且听我从头诉,字字血泪洗沉霾!
(主腔起,弦乐渐入,舒缓深情)
三春唱: 三春轻把往事忆:初嫁姜门好光景,
红烛摇曳映笑颜,夫唱妇随恩爱深。
你抚琴来我伴唱,互敬互爱两不分。
公爹教书育蒙童,婆母理家勤操持。
姜郎学堂传学问,我守灶台暖黄昏。
十月怀胎辛苦尽,安儿坠地喜盈门。
啼声惊添欢笑,粗茶淡饭也甘甜。
一家和睦胜千金,纵使清贫心亦安。
(帮腔:和声悠扬,情感升华)
啊……忆往昔情深深,
岁月匆匆留温存,
纵使清贫又何妨?
爱满心头暖如春。
啊……看今朝意沉沉,
初心不忘守家门。
风雨同舟共相伴,
岁月如歌梦成真。
(庞三春泣诉,姜诗愧悔)
三春: 姜郎啊!
你只道我红杏出墙坏名节,却不知深巷蜚语似狼豺。
十指伤痕为证验,血浸芦叶辨忠奸!
姜诗唱: (沉痛)
我深知贤妻有孝心,母亲时常将你提。
三春: 哪个是你的妻?你妻早被休弃!
姜诗: 休妻非我本心意,只为顺遂母亲心。
我知贤妻清白身,都怨当初太主观。
亦有难言悲痛处,只往腹中暗自吞。
话已说明事理清,还望谅宥把家还。
(唱)
见血痕心如利刃宰,悔当初信谗将你害。
恨已无主愚孝成,令贤妻蒙冤苦难载。
忆昔夫妻情似海,花前月下誓同偕。
今朝恩爱化烟云,唯余芦林景残败。
怨秋姑搬弄是非坏,叹双亲偏听惹祸灾。
恨未能辨明真相白,亲手毁家酿悲哀。
从今后定当赎罪债,求贤妻暂把怨恨埋。
(跪地恳求)
愿做牛马长相待,盼重续前缘笑颜开。
姜诗(慢板,折扇轻叩,哽咽):三春妻呀——孤雁离群守空房,
泪湿青衫夜未央。自你踏碎芦林霜,
我独撑寒舍苦断肠。高堂卧病榻,
煎药到天光,稚子啼饥寒,
把尿换衣裳。肩挑日月走四方,
汗透粗麻结盐霜。都只为秋姑谗言如刀晃,
老萱堂错信起祸殃。一纸休书非我愿,
肝肠寸断暗神伤!(行前拱手)求妻莫怪薄情郎,且念往日恩爱长。
三春(散板,水袖掩面):官人休要泪汪汪,妾知你孝心日月彰。
秋姑掀起千层浪,婆母心头恨难降。
欲解怨气须侍奉汤药,待得云散雾开时,
再续三生旧鸳鸯。(上前半步,轻触姜诗头)只是苦了安安儿,他日莫教儿凄凉!
姜诗(激昂,弦乐骤起):
看残阳如血映寒林,母亲偏信,贤妻蒙屈!
待我归家,定剖真相,八抬花轿,迎你回故园。
誓将那,流言蜚语皆踏碎,守得云开再续前缘!
庞三春(空灵,单簧管呜咽):
镜碎声裂刺心田,千般委屈化泪涟。
若能洗净莫须冤,愿化青鸟入君怀。
纵前路风急雨骤,盼月圆人圆再相见!
合声(混声渐强):
一曲悲歌诉离殇,赤诚丹心破寒霜。且待明日朝阳起,镜重圆,寿未央!

三春: (拭泪)
待等安安攀丹桂,再作归舟渡月来。
(尾声·新韵起)
(唢呐喜调,锣鼓渐起)
十年寒窗终折桂,皇榜高悬耀门楣。
八抬彩轿迎贤妇,芦林血泪化春辉!
(合唱)
看那芦叶年年红似火,犹记当年辨是非!
剧终
注:
① 姜里,姜氏族人居地。
② 祝融,传说火神。
作者简介

谭金强,被聘为德阳市政协文史研究员、德阳市作协会员。工作之余热爱写作。作品散见《四川日報》、《蜀報》、《晚霞杂志》、《德阳日報》、《西南机电報》等。撰写数十篇德阳文史、德阳民俗文,刊载于《德阳文史》、《德阳市志》、《德阳晚报》、《德阳文苑》等报刊。其中,李本德与他的被单戏、话说德阳拉保保,选入《德阳市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邀入德阳市政协主编的《行走健康谷》,和四川省文化厅主编的《四川民俗大典》大型丛书等。撰写的数十篇地名故事,在《德阳晚报》连载,多篇选入《四川省地名故事》丛书。其中《李调元与调元镇》被《光明日報》选入全国最美地名故事入围作品。
(声明:文字美图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我们删除等处理。)
《西部作家村》散文·小说创作联盟
顾问:吉狄马加,王宗仁,车延高,阿来,龚学敏
艺术顾问:张咏霖,刘代明
主席总编:詹仕华
副主席副总编:涂国模
常务主席: 王贵川
主编执行主席:程欣文
执行副主席: 李义忠,余楷茂,周克勤,贺杰,钟若菱,陈锡挺,鲁小月,珺羽
秘书长:李义忠,余楷茂(常务)
本期编审:涂国模
本期执编:钟若菱
特邀编委:李发模(贵州),刘炳琪(湖南),张开翼(宁夏),张新平(湖北),赵南成(广东),陈俊(安徽),陈词(辽宁),罗盟(成都),贺罡(四川),吕雄文(西藏),贾文华(黑龙江),雪野(甘肃),韩志君(吉林) ,熊亮(江西)
编委:谭金强,孔令华,胡锐,高万勇,孙金莲,商丘,宋健,唐鸣,归途,唐成光,李传斌,钟斌,万刚
策划:平原
编审: 涂国模,鲁小月
业务总监:珺羽
法律顾问:张华彬律师
每周一、三、五出刊。
千里马的草原,大树生长的沃土。用虔敬之心,铸造文学攀登之路!
来稿者,请点关注《西部作家村》,了解作品采用情况。
该公众号是纸刊《作家村》和《西部散文诗人》的选稿平台。作品应是原创首发,和授权本平台独家原创发表(投稿即视为作者授权,版权归作者,使用权归本平台)。请勿一稿多投。作品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拒绝抄袭涉黄。文责自负,文章不愿修改者,请说明。
投稿请附作者个照或相关照片,作者200字简介。文章在《西部作家村》发表后,作者应积极主动转发,扩大影响;投稿两周未被采用者,可自行处理。
即日起,凡投稿本公众号的作者,作品在本平台刊发后,根据阅读量等情况,将有机会推荐到上述刊物,和党报副刊发表。
稿费:主要来源打赏。刊稿第七日后打赏不再统计;第八日按打赏的50%以微信红包发给作者(加主编微信),50%作为平台运营费用。
投稿邮箱:
诗歌:xibuzjc@sina.com;
散文: xibuzjc@sina.com;
小说: xbxiaoshuojia@sina.com。
投稿者,请加微信群“B《西部作家村》稿友群”,便于联系选稿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