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个“八一”(组诗)
文/黄玉明
1983年,随着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铁道兵并入铁道部的决定的传达,我在连队度过了最后一个八一建军节
——题记
我的枪
我的枪比我年长五岁
金色的枪托来自一棵和平的树
枪重如山,一年只说两次话
开口就是靶心,摘下大红花
把我和战友写上一张大红榜单
我的枪比我低五十公分
它喜欢打开枪刺比肩我的身高
大雪站在刺刀尖上,寒光冽冽
与生俱来的胆气,即便沉默
再凶恶的狼也惧怕三分
这支枪擦亮了我的军旅
一千多个日夜,它交出信任
收下一个士兵全部的私房话
星光闪烁的边关,在我的哨位
它的准星和我的眼睛始终醒着
脚下,是宽广的国土
头上,是和平的天空
我的班
一顶帐篷装下十二种方言
班长的四川话,磁铁一般聚力
班务会上,他表扬大老广小老广秦腔娃
一周汗水洗亮一周之星
襄渝线上的一座隧道
我们是十二位勇士,掌子面上
风枪恣肆地撒着新欢,十二双手
茧花簇拥着钢钎角力每一块石头
石头沉默,节节败退于阵阵炮声
从帐篷到隧道,羊肠小路记下十二双鞋码
五百米距离我们走成一条新线的长度
太阳升起落下,月亮缺了又圆
汽笛到访时,洞口的山丹丹
已怒放三回落叶三次。像我的班
十二名战士额前褪去的逼人的青春
我的连
我的连是一面战旗
辽沈战场的一块弹片,咬去
红旗一角,“尖刀连”的走之
留在了连长的老家
于是我的连成为一部战车
拉着两条钢轨,随大军南下
铺平通往解放的路。然后抱起风枪
受命打通新中国的动脉
鹰厦铁路,我的连像极了一只鹰
盘旋群山,与海鸥对话
千帆竞渡成为连队的一个熟词
转战成昆,我的连模仿穿山甲
将一座隧道雕塑成一件工艺品
让一条铁路成为人类新的奇迹
襄渝铁路的桥,同蒲复线的路基
我和我的战友,掏出热血
书写出一部连史的风流
南平,沙湾,安康,临汾……
一个新站名,总伴着一座废弃的军营
一条新铁路,立起几多烈士陵园
我的连,我的战友
我的三十五岁的连长,这样的芳龄
暗合着一个兵种被终结的岁月
这是使命的抵达
还是辉煌的巧合?
(2025年7月18日)
槛外人 2025-7-23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