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河的宁静被击破了,死水出现了波澜,然而也出现了各种障碍。
有的人似乎认为李勇的行为侵犯了自己的权力,于是断然宣称:开发府河,问题复杂,提不上议事日程。
也有人主张把府河变成养鸭基地。小农经济的习惯势力遮蔽了他们的视线,于是把整治和开发府河视为异端邪说,表示不屑一顾。
甚而至于还有人根本不承认人类还有精神和情操,他们窃窃私语:李勇到底想干什么?是什么动机?到处调查他的考察经费从何而来,并公开指责他不务正业!
然而李勇的行动和建议却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支持。他所在的四川齿轮厂在时间上给他开了绿灯,允许他请假进行考察:许多年轻人无偿地替他复印资料并加入了考察的行列:沿河区乡镇的干部和人民热情地向他介绍情况,提出建议、这个没有任何官街”的年轻人竞受到了他们由衷的尊敬:记者进行了采访,报纸和刊物进行了报道…更重要的是,1985年秋天成都市政府经等研究中心正式组织了考察,并写出了《开发府河旅游的研究报告》,报告受到了市政府和专家们的重视。笔者也有幸参加了这次考察,考察的三天中,我始终和李勇同坐在一艘橡皮艇上,归来后,我写了《天生丽质待梳妆一一府河旅游资源考察散记》一文被《成都晚报》连载,这也是成都的新闻界第一次对府河的旅游资源进行全面介绍。
自从1985年青年工人李勇第一次提出府河的开发问题后,经过有关部门和专家们继续不断地考察论证,府河边已经形成了许多重要的旅游区,包括古镇黄龙溪、河心岛上的竹岛等等,而划着橡皮舟飘过府河,也已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旅游项目…
当然,尤其重要的是,10年后,在中共成都市委、成都市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成都人民终于拉开了彻底综合整治府河、南河的亨幕。
而李勇呢?10年后的他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瘦削、天真的年轻人,变得成熟、深沉了许多,只是仍然充满幻想,易于激动而日“讲义气”。他是成都市传统彩灯展出公司的总经理,被深圳等地的记者们称为“西南制灯人”和“鬼气灯王”。他有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一一争取各方面的支持,在整治和开发府南河中搞出一个具有想象力的大型项目,至于项目的名称呢,他仍在“保密”。 (《世纪丰碑——成都府南河(岷江锦江段)工程纪实 》作者:李林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