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泰山⛰️杨众
泰城街角遇老乡,莱芜人家招牌亮。
老板热情把客让,老家味道心里装。
炒鸡香肠灌肚香,肉丸非遗滋味长。
食材老家拉来往,配方传承不能忘。
外卖能送十公里,疫情也把温情酿。
打包礼盒红亮亮,故乡温度胃里藏。
异乡漂泊心不慌,这口烟火暖心房。
2025.7.23
[鼓掌][鼓掌][鼓掌][666][666][666][强][强][强][胜利][胜利][胜利][爱心][爱心][爱心]
莱芜人家
——泰城转角,撞见莱芜的烟火
作者 伍达
泰城东岳大街北志高国际小区边上,立着家二层楼的饭店。“莱芜人家”四个红底白字的招牌挺醒目,透着实在劲儿。异乡撞见老家名号,像遇着老街坊,目光一下被粘住了。
店主是五十多岁的莱芜人,姓亓,听见动静迎出来,一口熟稔口音:“进来看看,都是咱莱芜老味道。”他领着往里走,两层楼古朴典雅,干净卫生,厨房窗明几净,吧台上写着莱芜菜属鲁菜分支,带着山里的厚重气。
点菜时,亓老板推荐得干脆:“炒鸡得尝,莱芜做法,香得诱人。”他指柜台里的香肠:“自己灌的,莱芜本地猪肉,老方子,越嚼越香。”灌肚也是自家做,“里头白鳞鱼合着鸡蛋煎,味儿特正,别处吃不着。”末了特意说:“来份牛泉油炸肉丸,咱莱芜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了好几代的拿手菜,跟别处不一样。”
菜很快上桌。炒鸡油亮,没有烈辣,醇厚香气直钻鼻子,鸡肉紧实筋道,越嚼越香,像老家市集刚出锅的热乎;香肠切片码盘,肥瘦相间,咸香带点酒意,配口馒头,是过年才有的踏实;灌肚韧道,滋味匀透,白鳞鱼合着鸡蛋煎过,混着料香的特殊鲜味,满嘴都是老家烟火;油炸肉丸金黄滚圆,咬开时外皮脆得掉渣,先扑出香气,里头全是精细的肉,软嫩细腻,葱姜鲜混着肉香——难怪是传几代的手艺,真见功夫。
闲聊时,亓老板说店开了些年头:“食材大半从莱芜拉来,香肠、灌肚都是自己动手,老家传的配方,改不得。”“豆腐是莱芜的老豆腐,做的实在”,羊汤也是咱莱芜的配方。他擦着桌子,指节磨得发红,“来的多是图实惠,菜量足得像老家海碗。”
说起生意经,他笑了:“泰城10公里内,20分钟送到家。疫情时,老主顾就靠这个解馋。”
饭快吃完,我问能否买点香肠灌肚,给莱芜的岳父母尝尝。亓老板爽快应着,转身用红色礼盒打包:“常有人买了送人,每年香肠得卖好几千斤。”眼角笑纹里满是自豪。
走出店门,红礼盒沉甸甸的。晚风裹着炒鸡香,这口莱芜味,不光慰藉了胃,更把异乡漂泊,熬成了故乡的温度。
2025年7月23日
作者简介
伍达,山东省泰安市市直机关退休干部,生于农村偏远地区,高考改变命运。参加工作42年,十余次调整工作岗位,从事过企业管理、教师、驻村干部、县、市机关综合管理等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