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有好报
冯家才
在清朝年间,在东山县刘家庄有一户杨姓人家,兄弟四人,老大杨雄会做生意日子过的很好,老二杨军会做木匠活日子也过的好,老三杨忠只会做庄稼日子过的一般,老四杨云爱读书学习日子过的比较清苦。
在杨云20岁时,朝庭大考,杨云也和别的学子一样准备上京考试,但是他仔细算了一下光路费及各种花销得三十两银子,可是他穷的叮当响,这么多的钱到那里去凑,晚上他躺在床上思前想后就是睡不着,最后他想明天先到三个哥哥家去借,等自已以后有了錢再还也可以。
到了第二天,杨云把早饭吃过后就到大哥家去借,大哥出外做生意去了,只有大嫂在家,于是他就说:“大嫂借我三十两银子,我上京去考试”
大嫂说:“你哥做生意把钱都拿走了,家里连买菜的钱都没有了,你考试也不提前说,叫你哥给家剩三十两银子也行,现在连个一文钱都没有了”。
杨云又来到他二哥家,二嫂子是个干净利落的人,人穿戴也光显一见杨云来了,老远就打招呼:“兄弟干啥来了,有什么事你就说”,杨云暗想:二嫂这人今天这么热情,说不定就把錢借下了,于是他连忙说:“我上京考试想借三十两银子”
“前两天你哥进木料我还说,你最近就去京考试,留上四十两银子给你做路费,我去房子看一下”,于是二嫂就进了房子,去了好长时间才出来对杨云说“前几天留了四十两银子,昨天我娘家有急事把银子拿去了,你看这事弄成啥样子了,知道原故的人说二嫂是个实成人,知不道的人还认为二嫂一点光耍嘴皮子呢!”杨云听到这里说:“算了,算了,我到三哥那里看一下”说着就大踏步地走出了门。
杨云又慢腾腾地向三哥家走去,他边走边想,三哥是个做庄稼的人,平时没有积蓄,这借钱就是叫三哥为难呢?可是不到三哥家去借又到谁家去借呢?想着想着,不由自主地就来到三哥门前,三嫂一见杨云就问;四弟几时去京城考试呢?
杨云说:“我明天就准备去,今天就是到你这里来借三十两银子”,三嫂一听这话就拿个小锄往后院子走。杨云看到这种情况知道三嫂就没有银子,于是他就回到自己家里。他想了想自己的借钱经过,拿毛笔在纸上写着:愁!愁!愁!没錢人的日子真是愁!刚写完这几个字就听到三嫂高喉咙大嗓子说道:“我给你到院子挖钱去了。,你人咋不见了”说着就把四十两银子丢给杨云,杨云看着钱说:“三嫂你那里来的这么多钱?”三嫂说:“我原来准备攒些钱买一辆大车做生意,现在你考试是人生大事,你就先用着吧”杨云说:“谢谢三嫂” 杨云第二天就上京考试。榜发下来杨云高中状元,过了两年以后杨云又做了大官。他给三嫂一家在京城盖了一座豪宅,又把三嫂的孩子送到名校去读书,老大和老二全家也去了京城,杨云只是领他们到京城逛了三天,然后给每人买了二件新衣服就送他们回了老家。
作者简介
冯家才,陕西省兴平市人,兴平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经阁《都市头条》散文部编委。兴平地域文化平台首席撰稿人之一。曾参与编写《兴平县商业志》曾在《兴平文艺》《微视兴平》、《醉美新兴平》、《风尚兴平》巜颜泉》、《长安文苑》、《槐里书苑》、《陕西法制网》、《中华冯氏网》、《兴平文旅》《金秋文学》,中华诗经阁《都市头条》《神谝兴平》《蓝天文苑》《宇雨绮润》等平台发表过多篇文章,同时《腾讯网》、《百度网》、《搜狐网》、《新浪新闻网》等各种媒体转载过多篇文章。在各种媒体发表文章计肆拾万字。
编辑 审核:惠玲玲 白公平
美编:惜缘
总编 制作:瀛洲居士
刊头题字:胡胜利 胡兴民 倪进祥
图标制作:侯五爱
图片音频源自网络
投稿请加总编微信
作品转发:惠玲玲 张培良 李红彦 朱红兵 张新荔 各部长 分社长及编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