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本逆旅寒途, 命定孤鸿掠雪初。
千山尽覆身前白, 一豆微温烬后余。
瘦骨嶙峋可作柴, 冰心冷彻自凝霜。
何须更觅桃源路? 归处即温破纸窗。
生命何尝不是一场深重的误解?
多少人以为此程是来赴一场华美的盛宴,却不知世间所有遭逢,如冰水灌顶,最终是要凉透你一颗热切的心!直至被逼至冷炕之上,方算得圆满——这近乎悲怆的宣告,却如惊雷一般,炸开了生命真谛那被华丽包装包裹着的真相:生命旅程的深层价值,或许正深藏于这“凉心”与“冷炕”之中。
生命历程,本非预设的暖途。叔本华曾点破,生命本质即“苦痛”与“厌倦”的钟摆。诚然,那“凉心”之遇,恰如命运冷酷的刻刀:孔子周游列国却如丧家之犬,屈原忠魂耿耿却遭放逐于江畔,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饱尝人间辛酸……这些非止于个人际遇的凄凉,更是生命在广袤宇宙中难以回避的冰冷真相。我们总渴望被世界温暖以待,而世界却常回以刺骨的寒风。
然则这“凉心”之境,竟又常常成为精神觉醒的起点。当世俗的喧嚣与浮华如潮水般退去,当虚假的慰藉被彻底剥离,灵魂方在冷寂中得以真实凝视自身与存在。鲁迅先生目睹国民的麻木沉沦,正是那刻骨的“凉心”催他弃医从文,从此以笔为投枪匕首,于黑暗间燃起一道锐利而永不熄灭的觉醒之光。文森特·梵高,生命里饱尝冷遇与精神煎熬的冰冷,而恰恰在灵魂被逼至最冷僻的角落之时,他笔下燃烧的向日葵才绽放出震撼千古的灿烂。由此观之,“凉心”是灵魂的淬火之炉,是精神得以涅槃的必经劫数。
最终被逼至“冷炕”之上,反而成就了一种超越的圆满。王阳明在龙场驿的困顿幽暗里,一切世俗的依凭均被剥夺;庄子在妻子离世后击盆而歌,看似无情却正是对生命本质深邃的顿悟与超越。此时生命的意义,已非对外在浮华的依附,而是内在精神对“冷炕”的深刻体认与超越性转化——如同黑暗中的眼睛反而能洞见更幽微的光芒。这“冷炕”上的圆满,是如凤凰在灰烬中的新生,是灵魂于绝境处迸发的永恒光芒。
所谓“凉心”与“冷炕”,原来并非生命无情的诅咒,而恰恰是灵魂走向真正成熟与圆满的必经隘口。当世界熄灭所有蜡烛,你便成为自己的光源;当人间所有的温暖都消散,那源自你内心的觉悟光芒,才真正照亮生命深邃的意义。
在冷炕上成为自己的太阳——此方是生命最庄严的圆满。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