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今音 。 右:然空
在雨中
文/然空
躲在别人的屋檐下
目送陌生的伞影渐行渐远
车轮碾碎了一个又一个
雨花的梦
岸边的马鞭草暗自抽啜
沉闷的汽笛 挤破乌云
谈这首诗的通透
今音评论:
《在雨中》的三段六行,每一行都充满了矛盾与挣扎。一个“躲”、一个“碾碎”和一个“抽”,发生在平行世界。首先是格局的差异,宛如天堑,体现在“躲”者的瞳孔里是一个“陌生的伞影”。人在一生中,会遇到不同的人。有的注定成为过客,而有的会成为彼此一生的同行者。非常少,但可贵。这首诗的通透在这个地方。这也是读第一段两行的感觉。
尤其是“躲”者担心做错的心态,也就直接形成了遇事不会有从容面对的品格。诗歌人物的尴尬、不安、惆怅等复杂的心态,甚至是原罪,挑唆和源头的关键都出之于这个“躲”者。于是,第二、第三段的顺理成章和结果,便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在各种成型的机制面前,“躲者”更加清晰地看到了这一些约束和束缚,且暗中揣明的求安于一生,其中也包括缺乏力量制定规则的能力,反映了适者生存的相对安逸的好处,这个点位就是民以食为天,比如好好活着、按时吃饭。
这时候,就要思考诗歌在这个平行世界里究竟算什么东西。当你操纵它的时候,在实际中,你甚至会遇到各种不开心,让你炸毛、愤慨、紧张、不安、急躁、发火,但又要掩盖它。这种情绪,相对“躲者”,似乎又缺乏一些理智。
选择题来了,你选择和上面哪一种人交往。这首诗歌有一个提示:如果用大量的精力每天消耗在处理坏情绪上面,你值得吗。因为,坏情绪会传染的,比如,对《在雨中》各种人物的情绪思考,在它的背后,更多的还是利益关系。
2025.7.23
今音文学策划中心
荣誉顾问:关敏仪 然空 萧潇
秋秋 胡晶清 施国标
2025.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