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一首歌曲牵动的思绪
(诗一首)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而作
作者:赵晓辉
“牛儿还在山上吃草,
放牛的却不知到哪儿去了,
不是他贪耍丢了牛,
放牛的孩子王二小……”
这首歌颂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的歌曲
把我的思绪从儿时一直牵到霜染两鬓。
懵懂的儿时
唱着这首歌心中只腾升起对小英雄的敬慕
现在再唱起这首歌却使我想得更远更深……
“牛儿还在山上吃草,
放牛的却不知到哪儿去了……”
是呀,放牛的孩子到哪儿去了?
到哪儿去了?……
他没有走远
他没有走远,没有离开家乡的土地
为了给村里转移的乡亲们赢得时间
为了不让侵略者的铁蹄践踏家乡的土地
他面对敌人血淋淋的刺刀无畏牺牲
把敌人带进了我们的埋伏圈中;
他没有走远
他的鲜血染红了家乡的山野
染红了家乡漫山遍野杜鹃的悲壮豪情;
他没有走远
他的事迹唱响着祖国的每一寸土地
他是一座不倒的丰碑永远屹立在我们的心中。
现在,再唱起这首歌
使我想起了和王二小一样有血性的抗日英烈——
想起了唱着“到敌人后方去,把鬼子赶出境”壮行歌曲
从延安奔赴抗日战场的热血精英;
想起了把“大刀,向敌人头上砍去”用热血和生命守护民族尊严保卫祖国每一寸土地有担当的民族战士;
想起了在淞沪战场、长城保卫战、台儿庄战役中用血肉之躯筑起中华民族新的长城的英勇儿女;
想起了青纱帐里和地道战里那些为抗击日寇侵略者英勇顽强的抗日军民;
想起了在平型关战役、百团大战和天津保卫战中倒在沙场的那些民族忠魂……
我生活在天津,我热爱这座英雄的城市
现如今,又唱起这首歌
使我想起了生长在津沽大地,为保卫家乡这块厚重的热土撒尽满腔热血的英雄……
张自忠这个从天津军校走出来的铮铮民族硬汉,
为了守卫祖国的每一寸土地
在长城保卫战中他率领英勇的战士从喜峰口出击夜袭敌人的军营
挥动着大刀向敌人头上砍去
为了保卫天津的每一寸土地
他带领部队英勇地坚守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无数次阻击着日寇铁蹄的进程。
1942年9月29日,在天津保卫战中张自忠壮烈牺牲。
他的牺牲震惊了天津市和全国人民。
出生在静海的天津人程再兴利用宣传手段号召人民团结起来与侵略者进行殊死斗争
他用相机记录了天津人民与侵略者英勇斗争的情境
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人民的抗日勇气和坚忍不拔的意志
使国内外抗日力量得到了振奋。
王崇实这个出生静海的天津人是蓟县第一任也是最年轻的县委书记
为了保卫家乡的土地为抗日救国流尽了最后一滴鲜血。
王少奇利用开医馆的身份身背药箱深入蓟县向人民宣传抗日
配合八路军13团机智粉碎了日伪军的疯狂进攻。
1944年10月16日,他在参加会议返回的途中遇到敌人
为了保守会议的秘密,他支撑起重伤的身体烧毁了文件,把最后一颗子弹射入自己的头颅,
为民族解放事业献出了年仅32岁的生命。
还有,生于蓟县马伸桥牛各庄的刘进忠,
在保卫家乡的斗争中身先士卒舍生忘死,
在1941年7月22的战斗中献出了32岁的青春。
天津蓟县出生的徐智甫在1940年8月27日晚保卫家乡的战斗中打完最后一颗子弹,把鲜血撒在了家乡的热土中。
还有……
还有更多……
还有千千万万担当着保卫家乡重任的津沽人民用鲜血和生命使这座饱受屈辱的城市挺起了胸膛
像巨人一样挺立在了渤海之滨。
天津是一座产生和孵化英雄的热土
在红色基因的催生下
她生发着无尽的能量
她带领自己的儿女向着新时代
向着人民的幸福和美满高歌猛进。
现在我们又唱响《歌唱小英雄王二小》这首歌
听到了这座英雄城市向自己的儿女发出的新时期
奋进的动员令。
静下心来,细细聆听——
听到了世纪钟敲响的钟声向我们发出的改革开放的动员令;
听到了港口雄壮的汽笛向五洲四海发出的邀请;
听到了童声唱响的向未来进军发出的誓言;
听到了青春的脚步踏进新时代稳健的节奏音;
听到了田野间机耕隆隆的交响;
听到了轻轨上动列轻快的轰鸣。
静下心来审视津门——
看到了“天河”数霸惬意豪迈飞速地运算;
看到了紧紧嵌着海河苗条腰肢的十几座钢桥上匆匆进取的脚步和滚滚前进的车轮;
看到了金黄的稻米饱满入仓;
看到了市井烟火悦动浩繁的激情;
看到了“科创园”里那一双双探索进取的慧眼;
看到了机器人含情脉脉地向着智者和强者频频鞠躬。
在实现中华复兴中国梦奋力拼搏的征程中,
津沽儿女承袭着先烈的革命情怀
燃烧着胸间炽烈的火焰
追寻着数字经济发展的更高目标
追逐着科技事业创新新的进程。
用红色基因催生出的勇敢、忠诚、无畏、血性和智慧
向着津沽大地更加美好的明天努力攀登。
“牛儿还在山上吃草,
放牛的却不知到哪儿去了……”
我再一次唱响这首歌曲,
胸中腾升起无尽的热望
心里一遍又一遍的呼唤着:
我爱你,为抗战胜利抛洒尽热血的同袍,
我爱你,坚强勇敢善于思考的智慧城市
我爱你,勇于进取的英雄土地
我爱你,我的家乡——天津!
(完)
作品于2025年7月16日完成于天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