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诗]
白龙河颂
——赞白龙河精神特质
●泗平
白龙河实景
仲夏的晨阳,很美!
美的娇丽、美的阳刚,美到我都不忍去侵扰了她的妩媚,亦不敢去正眼她的狂放……
在这绚烂里,我把偏瘫的残躯悄悄放置在一条芦苇纵绿、岸柳拂波的塬上小河畔,来寻访九十年前乌云下那片血色绽放的印迹……
我,是虔诚的;亦或,还有些许的忐忑。
我怕,怕我的呼吸,会在这宁静的小河里荡起涟漪;
我担心,担心我的心跳,会惊骇了岸畔松软、肥沃的田地。
对,就是这片曾经,曾经……曾经被鲜血浸润过的、红色的土地;此刻,一个个鲜活的、从未谋面的,又是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面容,在我脑海里涌迴:
——有前赴后继的勇敢,有烽火硝烟的呐喊,有血色永诀的泪光……
——还有,还有从木桥上滚落河心的头颅……
——还有、还有,还有河水渐变的红……
昨夜三更,案头编审的红色基因文集《赤潭蛟龙》书稿里,幅幅生动的画面在字行里呈显,那是大革命时期76位白龙英烈的身影闪回!
今天,我来到你们的家乡,在白龙寺的原野上与你们相见;
刚才,我站在你们的家园,面对矗立的烈士纪念碑与你们对话;
此刻,我伫立在白龙河边,让激荡的心跳跨越时空去与你们同频。
闪耀着红色史光的白龙河啊,请允许我吻吮你的丰腴!
(一)
眼前的白龙河,与我期待相见的壮阔截然相反,显得狭窄、瘦弱,尚现荒凉……尽然如此,她在我心里依然宽广、浩瀚!
其实,她原本就不是一条轻盈的河——
她,荡烁着史前文明的光斑,从石家河文化遗址杨河开缺分流,由北向南奔流涛滔,是滋润一方沃土的母亲河!
她,也曾浩浩汤汤,流淌了万千年,历经岁月风雨的淫蚀,渐渐失却了澎湃的豪迈,变成这般蜿蜒、逼窄,沧桑的清瘦!
她,在光影变幻的艳阳下一如既往,默默观望尘世生息飘缈的烟火,静静倾听人类文明风云更迭的史话……
年轮层放,光阴回溯。
上世纪20、30年代,以反对异族侵略压迫、反对法西斯统治为特征的民族解放战争,在世界的每个角落逐浪涌潮。苦难深重的中国啊,也从外辱内乱的沧桑里觉醒,人民一次次奋起反抗,苦苦寻求强国之路。
在血雨腥风里成长起来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拉开了民族解放战争的大幕,向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展开了阶级搏杀,一场改变中国命运走向的革命斗争风起云涌。
1927年,“4•12”反革命政变后,汪精卫与蒋介石合流,明确“分共”。在武汉向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举起了屠刀,革命力量损失严重。
黑云沉沉,阴风怒号……
平原腹地白龙寺,年轻的共产党员李瑞彪,身背2000多本手刻油印的《共产党宣言》,沿着白龙河走村串巷,发动群众起来干革命;在风雨飘摇的革命低谷期,顽强地在乡土上建立起第一个红色政权——花垸乡人民政府。
秋风萧瑟,苦雨凄寒……
严酷的斗争环境里,白龙河畔却如红旗列列。
在党组织的领导下,白龙寺的劳苦民众挺直了腰杆,建立起农协会、赤卫队、儿童团、妇女协会,从几个人的党支部发展为百余人的“白龙赤卫队”,进而扩规为整编天门县游击大队第九支队。
冰雪严冬,战士们穿着就地取材编织的草鞋,啃着冻硬的干粮,驰骋在莽莽江汉大地上,用热血赤诚浇灌红色信仰!
就在那个花果飘香的春天,当红三军的军旗在白龙河岸飘扬时,“白龙飞虎队”高举队旗,追随贺龙参加了文家墩、张家场、瓦庙集的战斗。
硝烟弥漫处,英勇的白龙汉子无惧生死,冲锋在前,前仆后继,浴血奋战,以血肉之躯铺筑通往胜利的道路……
白龙河烽火,波澜壮阔!
(二)
1932年,轰轰烈烈的大革命遭到国民党的残酷镇压,革命形势急转而下,跌入了低潮期。反动派叫嚣着“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人”的口号,对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展开疯狂的大搜捕、大屠杀。
此时,白龙赤卫队的可耻叛徒何兴才为贪功领赏,公然出卖战友,罗金官等30多名白龙英雄即惨遭国民党铲共还乡团残酷杀害。
也是这年的深秋,一个凛冽的黎明,中共天潜县委宣传部长李瑞彪和弟弟李瑞洲、李小关,被花垸乡铲共队押到白龙桥上,被铲共队刽子手砍下了高昂不屈的头……
当时,大哥李瑞彪七岁的女儿被匪徒捆绑在桥柱上,眼睁睁看着父亲睁着眼晴的头颅滚到脚旁,孩子撕心裂肺的悲号,令白龙河水凄凄呜咽……
同年,黄早香和黄义成领导的天潜游击队第九支队成为了敌人的眼中钉、肉中刺。在一次激战中,黄早香、黄义成和战友们被敌人包围,子弹打光了,他们就和敌人展开肉搏;终因寡不敌众,黄早香、黄义成、黄同佴、杨道宽、李元官、李传佴、罗毛四不幸落入敌手。
铁血战士们受尽酷刑,坚贞不屈,昂首挺胸,含笑刑场,被残忍杀害在白龙河畔……
丧心病狂的铲共团团长吴保鼎,命令匪兵刀枪相逼,让烈士的父亲黄海洲用两头铁刺的“冲担”挑着两个儿子的人头游乡示众……
在白色恐怖的阴霾下,天潜游击队第九支队陷入了绝境。孙亮等八名队员在执行任务时不幸被敌人包围,队员们且战且退被逼上白龙桥。面对步步紧逼的白匪,八勇士毫无惧色,高喊“宁死不投降!”
勇士们激战至弹药耗尽,伤痕遍体,被凶残的敌人残杀在白龙桥上,那殷殷鲜血染红了涛涛白龙河水……
时隔不久,孕腹便便的花垸乡妇协会主席林霞,也被铲共团五花大绑押到白龙桥头惨遭剖腹;当未出世的婴儿刚露出头来,惨无人道地刽子手再次举起了屠刀……母婴的鲜血溅洒白龙桥头,惨绝人寰!
同年8月,丝网湾村妇救会主任李玉英怀抱婴儿,在徐马湾后街遭遇还乡团后,当街被铲共团残忍地砍下了头颅;而她怀中嗷嗷待哺的娃娃,嘴里还含着母亲的奶头吮吸奶水……惨不忍睹!
还有,花垸乡土地委员刘友元,也是被还乡团残杀在白龙桥头……
大革命失败后,花垸乡有76名中共党员,惨遭国民党反动派屠杀,烈士的鲜血洒在白龙河畔这片红色的土地上!
白龙伤伤,天地呜咽……
(三)
漫舞风霜,傲视冰雪。
静静流淌的白龙河,始终保持着炽热的体温!
在党的领导下,白龙寺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在艰难曲折的斗争中,无论处于顺境还是逆境,始终不改保持对党忠诚、坚守信念,不屈不挠、初心不改的忠贞情怀。
正是先烈们在白龙河畔英勇顽强的革命斗争实践,铸就了白龙河革命斗争精神丰富的历史涵养,闪耀着白龙河精神的烁烁红光!
南洋风爽,塬上葱郁。
白龙河岸的夏,一如既往的和煦、热烈、多情!
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白龙寺抖擞豪情,不负先烈的热血期盼,在敢于担当中谋发展,把先烈的革命精神转化为新时代的创业精神——白龙河精神!
对党忠诚、坚守信念;
不屈不挠、初心不改。
我坚信——
白龙河精神特质一定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历久弥新,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彩。
白龙寺人民一定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中,自强不息,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白龙河水哟,源远流长……
2025 年6 月9 日于天门•接官
作 者 简 介
泗平,原名李四平,湖北省天门市人,天门市作家协会会员。
吴大升荐自:广义写作论
编辑:山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