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几年前,我在某个小区购置了一套房产。妻子提议道:“这房子咱们不急于入住,不妨日后再着手装修。”我则回应:“当下房子刚交付,小区里多数业主都在进行装修施工,无论是寻找工人还是采购材料,都相对便捷。倘若等到大家都入住后再装修,恐怕会对他人造成不必要的干扰。”基于这样的考虑,我成为了小区里最早完成装修的住户之一。
在装修期间,我加入了小区业主群。建群初衷,是为了方便各位业主在装修过程中交流心得。起初,群里氛围格外融洽。大家积极互动,彼此分享装修经验,互相介绍优质的装修材料与靠谱的师傅,还会互相参观各家的装修风格。群内呈现出一片和谐、友好的景象,充满了互助与分享的温暖氛围。
近两年来,小区的入住率逐步攀升,业主交流群内的氛围也随之发生了微妙转变,一些不和谐的声音悄然出现。前天,群里有人抱怨:“谁家音响开得震天响,严重影响我午睡!”昨天,又有人吐槽:“谁家小孩整天哭闹,我家孩子根本没法安心学习!”
今日,群里又有人抱怨:“谁家这个时候还在打电钻,还让人怎么生活!”甚至还有人吐槽:“谁家小孩如此没教养,居然在绿化带撒尿,再尿就割掉小鸡鸡。”诸如此类的话题一出,随即引发双方充满戾气的相互攻击,整个群仿佛成了一个火药桶,随时可能爆炸。这种情形令我心里极为不适,萌生退群的念头,可又担心错过群内重要的生活公告,只好暂且忍耐。
我不禁思索,如今的人究竟怎么了?就拿这个小区来说,哪一位住户不是来自农村?想当初在乡下生活,每日不都是在鸡鸣狗吠声中度过的吗?谁家槽头的驴未曾嘶鸣?谁家猪圈里的猪不曾哼哼?还有树上的知了、坑里的蛤蟆,哪一个没打扰过你?可那时也没见你抱怨过什么呀。
然而,今天这是怎么了?这个你忍受不了,那个你也忍受不了,仿佛自从住进这个小区,你的身份便陡然提升,全然不像曾经的农村人了。似乎这小区里的一切都得顺应你,你俨然觉得自己就该享有如同贵族般的生活环境。
说实话,就当前这个小区的定位而言,它本就充满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倘若您自认为身份尊贵,实在难以忍受这般充满烟火气的环境,那不妨考虑购置独栋别墅。如此一来,便不会有人打扰到您,您也能尽享那份独有的宁静与高雅。
上述言论或许略显偏激,但确实有必要将此话题提出来探讨一番。我绝非是在包庇或纵容那些故意制造噪音的不文明之举。我们一直倡导,在日常生活中,应尽量避免对他人造成影响。倘若某些情况实在难以克服,那也应尽可能降低影响程度。
我从未对任何邻居心生埋怨,也未曾收到过任何人的投诉。只是觉得,能在同一个小区居住,大家皆是有缘之人。邻里相处,理应学会包容。正所谓“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当我们拥有了包容之心,格局自然提升,与之相应,福报也会接踵而至。
我们不应以圣人的标准去苛求他人,一旦发现别人有过错,便迫不及待地高谈阔论,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对他人横加指责,仿佛自己无比圣洁。诚然,不文明的行为确实应当受到批评,但在批评之前,不妨先思考一下:他为何会做出这样的举动?是有意为之,还是无心之失,亦或是出于无奈呢?
我时常目睹外卖小哥逆行、闯红灯的现象,有好几次,他们险些与我发生碰撞。这种行为显然属于不文明之举,然而,究竟是何种原因,致使他们依旧如此行事呢?
当你了解到,一位骑手每日在忙碌骑行中,肩负着养活一家人的重担。也许仅仅因为这一次送单迟到,换来一个差评,便会让其当日收入大幅缩水。而这减少的收入,极有可能是孩子今日急需缴纳的学费,或是母亲亟待支付的医药费。所以,不妨给予他们更多的包容与理解,在心中默默道一句:他们着实不易。
同理,当再次听到楼上传来电钻工作的声响,不妨这样思考:难道他不觉得电钻声刺耳吗?毕竟谁家都可能有装修改造的阶段。当又一次听到楼上小孩子跑动的脚步声,你可以这么想:我小时候也是个好动的孩子,哪个小孩不顽皮呢?而当隔壁传来较大的电视声音时,不妨这样考虑:或许人家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听力不太好。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我们同处一个小区,日常抬头不见低头见。我期望我们的小区能成为高品质的典范,更盼望每位邻居都争做文明之人。请记住,“包容是文明的考核”。如此,大家方能和睦相处、关系融洽,多一些包容与理解,少一些埋怨与指责,常作换位思考。让我们齐心协力,共同打造一个和谐的模范小区。
在此,以“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这句话与大家共勉。
作者:贺双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