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方言136
作者:毎小平
雅言出长安,传承大发展。陕西自古帝王都,长安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是十三朝古都、是京畿之地,长安方言曾经是当时使用的官方语言。经过了融合发展形成各民族共同口口传播的长安方言,形成了丰富多彩一字多音多意的文化内涵。在长安人的语言中,至今仍保留着许多古老传统的俚语方言在城乡通用。这些方言既通俗又大雅,极具西安特色。
长安方言是大唐雅韵,是有生命力的。任何一种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完全有赖于多少人说了它多少年。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妙语连珠和口吐莲花,在千百年中传承至今。恰似一锅熬煮了千百年的老汤,最终凝聚成了今天的长安方言。
方言是地域文化的独特标志,在长安大地上,方言如同璀璨星辰点缀着华夏文化的浩瀚夜空,恰似一颗古老而明亮的星,闪耀在长安大地;承载着千年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和情感记忆。
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不同。1955年10月26日,《人民日报》“为促进汉字改革、推广普通话、实现汉语规范化而努力” 社论: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普通话也是方言的一种,方言才是时光的流响,是普通话的本源……
普通话的推广普及,对长安方言有很大的冲击,传承千年的长安方言大都消失了。其实,长安方言是语言里的活化石,文言文里的战斗机。
长安方言中保留了很多古汉语,若消失对我国文化是种缺憾和损失。《诗谱》载:“商王不风不雅,而雅者放自周。” 即三千多年前的周朝在丰镐建都开始,丰镐地区的语言即成为官话(雅言) 。秦汉时期民族大融合使长安话影响到全国各地,唐代达到鼎盛时期。
长安方言承载着浓浓的文化乡愁和文化基因,在戏剧,民歌、民俗等都以长安方言为主要展示方式,浓缩着陕西文化的精华。因而古汉语,史记及唐诗宋词、都需要用长安话来读,才能理解其中的方言词汇,读出当时的韵味来。方言字的考证,专家学者主要以宋代韵书《广韵》《韵集》等典籍为依据。《辞海·雅言》释义:“雅言,古时指共同语同方言对称。”月是家乡明,话是家乡好! 雅言最早兴起于周朝,因周朝在长安沣建都,人们以说长安话为荣,说长安话成为一种风尚,足见长安方言的坚韧和持久。
长安方言,秦之声韵。长安有仓颉造字台,秦始皇统一文字;文字传承了历史、也记录着历史。秦人说话习惯粗喉咙大嗓门,秦腔高吼激越,言语粗犷奔放,为中国语言文化中的重要一支特色语。历史悠久的长安方言,可以说是五千年中华文脉的一个缩影,像不可触摸的“活化石”;不忘方言,客观上在传承着浓浓的历史文化。长安方言得天独厚,博大精深,各具特色,语言表达丰富多彩,广大农民一代一代将长安方言传承下来,流传至今并发扬光大!留住祖先的声音,让后人知道先人怎样说方言生活和交流的。
语出长安,留住方言。长安方言历史悠久,属于主流语言,是中华方言的瑰宝。长安方言通行于大长安,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产生出集体智慧的结晶。长安方言是活的,充满了生生不息的动态和绵绵不绝的文化前景。在千年时间的流逝中,慢慢沉淀出长安方言,可有效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近乡情更浓,方言传心声。方言本身就是文化,尤其是方言就是地域文化第一符号,无论是腔还是调,通过方言就知道家在哪里,根在哪里、可让我们记住乡愁。长安方言朴实亲切,有着豪放高昂的腔调。方言就是我们的乡音雅言,是人们情感交流的纽带,人类文明通过方言将优秀文化得以留存和传承。
长安方言是一种文化遗产,不应以推广普通话而冷落。长安方言是一种启蒙语言,语句里包含着一种难解的情缘;它是一种最原始的文化,也是故乡的一种烙印。新生儿最先听到的就是方言,方言有感情,有温度,成为难以释怀的永远乡愁。
中国陕西的方言存古程度最高,陕西方言曾经是朝廷官方语言,被称为“大秦雅言”,相当于今天的普通话……昔日的长安范围东临蓝田,西邻户县;从渭河以南至秦岭……长安方言是一个地区的鲜明印记和乡音,体现在中华文明独特魅力中。说长安方言并分享是种快乐,有种自豪感。长安方言是地方文化的“活化石”,是汉语文化的组成部分。长安方言传承着古老历史的文化,是地域文化的直接标志,体现出浓郁的地域味和地方特色。
时代在变迁,文化大发展。随着普通话的推广宣传,长安方言正在快速消失,仅有一些老人或偏僻乡村的人们仍在使用,但词汇、发音及用字、词汇量仍存在缺憾。长安方言保留了很多古汉语,其消失对我国的文化是一种缺憾。重视和牢记长安方言,千万不要让她流失和消失……
《长安方言》1-----135分别在《长安人》《爱长安》《京兆文学》《今日头条》《复兴文化传媒》《作家新地带》《西部都市网》《三秦文学》《西安盟讯》《百花洲诗刊》、《南山窗》《三秦散文家》《西安政协》《艺空联盟》《长图荐读》《网易》《新新文学》《百度》《都市头条》《现代文学小说分会》《顶端》《关中文学》《新浪》等网站平台上刊载后,受到131.538万读者5743位网友的留言点赞;许海峰、成鹏、贺博、王群英、王小侠、董联合、傅功振、终南灵秀、池畔人家、赵利平、李安良、马有山、等59842位读者先后分别多次写出宝贵的评语进行点赞,还有的为某句某字某方言与我进行探讨、并给我发来他人文章对照,令我欣慰不已。
文字改革,白话文运动,普通话的推广,原先的古言旧语已无藏身处,皆归入方言里。方言的消亡变得无可挽回,成为人们耳朵的乡愁。
乡当见乡当,两眼泪汪汪。在异地他乡,听到长安方言倍感亲切,乡音乡情浓缩其中。乡当:你是长安哪里人?来到此地……?
年轻人因方言与普通话差异而感自卑,皆学普通话。三十年后定会因父母教会了长安方言而感念,毕竟那是先祖遗留给我们的一个念想。似一条跨越星汉的长长脐带细若游丝,却因血脉相识。
长安方言似松柏那样在长安千年存在,但愿方言能唤醒人们的乡愁。方言是文化,需要大家来传承,长安方言是地域精髓不能丟!吾有责任来把先辈的方言保留和传承。不管你在哪里,只要听到长安方言,就会倍感亲切的。
本稿对某些生僻字用同音或近似字标出!现实中,长安方言中还有一些有音无字表述的词句,不能将风趣、幽默、亲切、形象准确表述出,值得人们去窥探深究。吾对长安方言是认真、严谨、务实的,本着热心、有心、用心、专心并为之不懈奋斗。吾恳请并欢迎广大读者提出宝贵的批评意见和好的建意,共同参与到长安方言中来,传播乡音、为传统文化、为和谐社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感谢张利萍和子女为本稿的大力支持!
弄:指手拿、摆弄、逗引着玩;做;设法取得;还指耍的意思!
例句:俺村的鸽鹁腿又弄鸽子了!孩童小手爱弄沙子爱耍水!
弄饭!弄四个菜!再弄壶酒!你再去弄点水果来招待客人!
他爱玩弄麻将!老师他喜欢舞文弄墨的好学生!
弄鬼:贬指某人装神弄鬼(捣鬼)的意思!
例句:他坏心眼多!为了唬弄人而装神弄鬼!
弄虚作假:贬指耍花招、欺骗人的意思!
例句:做生意要货真价实,不可弄虚作假!
弄虚作假的事少做!欺骗人的话少说!
弄巧成拙:指想要巧妙手段,结果相反的意思!
例句:她想做俩人的中午饭,弄巧成拙做多了!刚好家里来了个客人,人人都吃好咧!
弄倯哩:贬指干啥或做啥哩的意思!
例句:骂人没本事没能耐!他遇难事就会说弄倯哩!
白:指象霜或雪;清楚;没加上东西;没有效果;无代价;象征反动;用白眼珠看人;白姓的意思!
例句:白雪一片!霜白雪更白!真相大白!
这页纸是空白!她喝的是白开水!
到韦曲白跑了一趟!他这是白费力气!
亲戚招待他白吃、白住、白看戏!
这里是白区,他以前当过白军!
小田胡言乱语,老闫白了她一眼!
表白!告白!辩白!道白!独白!对白!
白姓的人常见,也是个大姓!
白金:指铂;古代指银子的意思!
例句:真金白银她都爱!她做梦都想戴白金首饰!
在古代白金少见,是个稀有物!
白失鬼(白蓍鬼) :指不学无术啥都不懂,贬指说大话不干实事的人!
例句:他是个白失鬼(白蓍鬼) ,你问他五谷是个啥!
他嘴里没实话,甭信他白失鬼(白蓍鬼) 的谎话!
白豆皮(面不改色):做错事遭到训斥仍不悔改状!
例句:他是个白豆皮(面不改色) ,你再说他脸不红!
批评他了半天,他仍是个白豆皮(面不改色) 的人!
日噘(失噘):喻指人言行有错,是批评、数落、训斥使人难堪等意思。
例句:一般情况下是长辈、领导、老板或平辈人对言行有错人的讽刺、挖苦和批评!
二娃上学打了同学,回家后被父亲日噘(失噘)咧!
失的慌忙(失急慌慌) :指事情紧急人失常态状!
例句:她失的慌忙(失急慌慌) 为啥?她把手机丢咧!
列车马上要进站,他失的慌忙(失急慌慌) 赶紧跑!
恼:指生气;又指烦闷的意思!
例句:你把她惹恼咧!你可别惹恼我!
烦恼!苦恼!做错这件事她也很懊恼!
恼羞成怒:指由于羞愧怨恨而发怒的意思!
例句:她的恶劣言行使他恼羞成怒!大发脾气!
恼咧(生气咧) :指因言行差而生气导致关系不好咧!
例句:他俩辩论着咋就发展到恼咧(生气咧) !
言语不和他俩就恼咧(生气咧) !这事真不值得!

每小平 笔名 每牧 每文 网名 长安美 长安区作家协会理事 民俗委员会主任 区诗词学会监事长 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 市民盟老盟员联谊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陕西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文艺评论分会会长 陕西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诗词分会会员 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 乡土文学委员 陕西省柳青文学研究会会员 理事 副秘书长 陕西省唐诗与杜甫研究会理事 原长安区政协委员 区政协特聘文史员 民盟长安区工委原副主委兼韦曲支部主委 长安区武术协会名誉顾问 西安地名协会特聘专家 陕西省仓颉文化研究会长安分会副秘书长 杜曲乡贤 人文地理 方言 习俗 秦腔 社火 武术 民协文化研究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