慰藉
文/秋谷
在那岛屿清凉的风
灵魂上的,一支快艇
曾在山城的一角
沉浮着满天风雨
雪花飞舞
如今在这炎炎的烈日
他是多么想啊
在曹公的那片梅林
上苍许他一只畅游的船
船载着爽凉的风
畅游在江海湖畔
假如我的朋友啊你在戈壁的烈日炙烤
假如我的亲人啊你在干裂的沙漠胡杨
但愿我这只解暑凉爽的船
为你所用
只要你轻轻的招手
你若是烈日炙烤下的一叶小草
我便给予你参天的一树荫凉
如若不是这样
也可靜静地守着我的一支快艇
在山城的一角
写下浪漫的诗句
心静自然凉
20250722
读《慰藉》:以心为舟,载凉入梦
秋谷的《慰藉》如一场带着凉意的絮语,在炎炎烈日与心灵褶皱间架起一座温柔的桥。诗中没有激昂的呐喊,却以细腻的意象编织出一张抚慰人心的网,让“慰藉”从抽象的情感化为可触可感的生命体验。
开篇“岛屿清凉的风”与“灵魂上的快艇”形成奇妙的通感,将记忆中的清凉具象为灵动的存在。而“山城一角”的“满天风雨”“雪花飞舞”,既是对过往境遇的回望,也暗喻心灵曾经历的寒涩与动荡。今昔对比中,“炎炎烈日”的现实焦灼呼之欲出,为“慰藉”的登场埋下伏笔。
诗的中段以“曹公的梅林”为引,将古典典故中的望梅止渴转化为更温暖的意象——“畅游的船”载着“爽凉的风”。这只船不再是虚幻的慰藉,而是诗人主动构建的精神载体,从自我期许延伸至对他人的关怀。“戈壁烈日”“干裂沙漠”的意象直击生命的困顿,而“轻轻招手”便可得“参天树荫”的承诺,让慰藉有了具体的温度,像朋友递来的一杯凉茶,质朴却有力。
结尾的收束尤为动人。当向外的慰藉未能抵达时,诗人转而“静守快艇”,在“山城一角”写“浪漫的诗句”,以“心静自然凉”作结。这并非消极的退守,而是将外在的清凉内化为心灵的定力,让文字成为对抗燥热的精神绿荫。从向外给予慰藉到向内坚守宁静,诗歌完成了对“慰藉”的双重诠释:既是对他人的温柔托举,也是自我精神的丰盈自足。
全诗意象脉络清晰,从风、船、梅林到树荫、诗句,层层递进地将抽象情感具象化。语言质朴如日常对话,却在平淡中藏着深情,仿佛炎炎夏日里推开一扇窗,让清凉与暖意一同涌进读者的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