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升职讯,北京,【紫秋纪实】文化新长征—2484:
继“一条红花裙”的亲历后,中国红色文化传播大使紫秋老师、第十二届全国榜样大会特邀记者卢兴求一起讲一讲一位百岁老人尘封的红色记忆,返乡创业的青年榜样曾宪富,在红军后代刘九金的安排下,于火红的七月,拜访福建长汀革命苏区红军妹妹官满嫂后的收获。他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大公无私精神、坚定的革命斗争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

1926年出生的官满嫂,其实年龄比户口大两岁。来到世上9天后被养父母抱养。与两个哥哥王思仰、王思聪相处甚好,不幸的是,养父母同一天去世了。三兄妹无依无靠的便参加了红军。那时汀州苏区一片红,穷人翻身做主人,老百姓日子好起来。乡亲们送子参军,编草鞋做斗笠支援红军。1934年9月,王思聪在松毛岭战斗中牺牲了。王思仰随着红军开始长征。跟不上队伍的官满嫂饿晕在路边,被好心人捡到,送回家乡。王思仰走到湖南因病重也掉队了,他乞讨要饭回到了长汀。因为当时敌人疯狂抓捕和杀害红军及家属,她们把红军服藏起来,更不敢承认身份,一直到80年代后。

童年的红色记忆,带给官满嫂是复杂的心理。她特别渴望看到红军宣传革命道理刷标语,教授百姓读书识字,不欺负穷人,还斗地主的场面。可是,一想起好多熟悉的人和哥哥因为跟红军去战斗牺牲了,一个哥哥还险些丧命,就非常担心和害怕,以至于当三位红军后代紫秋、卢兴求、曾宪富身穿红军服出现在她面前时,她一下子从开心变得沉思起来,话也少了。连拍照都低着头,感觉她特别纠结。

当我们起身告别时,她也走到门口与我们合影,外面小雨,她一直双手合一为我们祈祷,最后不停的招手,看到那不舍的面容,我们的心里酸酸的。

后来 ,她告诉女儿九金,担心我们把她带走,连续做了两天“穿越时空”的梦,梦到了当年他们参加红军的好多面孔,后来都没有活着回来......直到九金安慰她说,紫秋老师回北京了,她们没有带走我,还给您送了北京傅继英教授的红《福》,她才说:那就好,那就好!那我谢谢她们了。

卢兴求、曾宪富陪九金老师到了妈妈的亲人居住地,被评为“美丽庭院”的哥哥王思仰儿子王明来(红军哥哥王思仰过继给烈士弟弟王思聪的儿子)、王明春、王明火几家人热情接待了他们 ,从那里得知,一处老房子是用当年官满嫂出嫁时婆家给的钱盖起来的,她希望“红军”哥哥王思仰娶媳妇有房子住,把香火烧的旺一点。嫂子也被感动了,她生下的第一个孩子就过继给牺牲的王思聪做儿子,让烈士有后了。

红军的儿子们也都很上进,并且与邻里相处的非常友善,他们继承了红军的血脉,也传承着红军精神。



虽然,牺牲的哥哥并没有得到烈士证书,但是从资料中看到,政府每年都给他们大家庭颁发“光荣之家”的荣誉证书,对联、布票、慰问金(5元)等,据王明火讲述,自1983年,那年春节,我们觉得对联可以帖上,慰问金和布票等请帮忙给更困难的家庭或者更有需要的人民;部分破旧的资料,他们都保存着,作为红军家属的传家宝。






红色家风,孕育出志向与美德,红军后代们都力争上游,老区人民的生活更是蒸蒸日上!
老区新长征,我们在路上!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我们将以此次寻访活动为契机,坚定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前行的精神力量,凝聚大家智慧,继续书写红色产业和乡村振兴发展的新篇章。
编辑:余丽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