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中行吟组诗(1一3)
王芳闻(西安)
汉中南湖谣
翠峰将明镜轻轻捧起
汉水的涟漪漫过千年的时光
挥桨划开云影时
我看见汉代的明月沉在湖心
栈道在山崖蜿蜒
每一块青石板都藏着茶帮的马蹄声
纤夫的号子挂在云端
苍鹰飞过,衔走半段汉调二黄
竹筏载着鱼鹰摇晃
渔夫撒网,捞起碎金般的汉时星子
茶园在坡上铺开绿绸
指尖抚过,尽是陆羽未写完的韵脚
廊桥驮着四季的风雨
将故事叠成飞虹的韵律
老茶馆飘出秦腔的余音
与明前茶的清香,在湖心缠绵成雾岚
垂柳蘸着湖水临摹心事
古渡口的木牌早已斑驳难辨
但总有前仆后继的浪花一遍遍拓印
那些被时光浸透的奇传
当最后一抹晚霞沉入杯底
渔家灯火次第苏醒,点亮朦胧
我在涟漪深处打捞
属于陕南的,半阙禪梦
古汉台的雁鱼灯,依然亮着
是谁点亮古汉台的青铜灯?
时隔两千多年啊,它
依然在岁月深处熠熠闪耀
大风歌依然在风中回响
我轻轻踩着青苔,沿着石阶向上攀登
每一级都听见马蹄声碎
那些被风雨侵蚀的砖瓦啊
长满了汉族丛生的秘事
飞檐挑着千年的月光
曾照见当年仗剑号令江山的雄姿
如今空留下蟠龙绕着斑驳的梁柱
在光影里若隐若现
像一曲汉王未完成的新歌
垒台上的履痕层层叠叠
从建安到今天
多少故事在这里发芽葱茏
又在岁月里悄然凋零
唯有石阶录下了每一次足音
穿过城堞上的箭孔
凝视着北方
当年呼啸而过的箭矢
冲出秦岭,在关中大地镌刻辉煌
在历史的长河中激起一串串涟漪
暮色漫过汉台
有飞鸟驮着夕阳掠过
风穿过迴廊
带着三国的硝烟
与今日的市井喧嚣
织就一幅汉文化的斑斓画卷
水云上的栈道
栈道,穿过石门
悬在汉江上,悬在云雾里
像巨龙遗落的骨架,串起
秦岭南北古道的千年脉络
汉水,从嶓冢山奔腾而来
滋润两岸苍翠
吞吐日月
祖先,把自己挂在峭崖上
铁钎凿穿石壁
轰鸣犹在耳畔
崖壁上的墨痕
比江水更韵味深长
十三品摩崖石刻站成碑林
隶书苍劲如松
楷书灵动似鹤
"高祖受命"的篆字里,藏着
汉室的火种
一只苍鹰,翅膀上挟着三国的烽烟,漫过褒斜谷
诸葛的羽扇,呼拉拉闪过栈道上空
汉家的旌旗,依稀
在云影里翻涌
姜维的马蹄,仍在
山谷间哒哒哒的回响
念念不忘啊,接过时光抛来的锤子
新筑栈道,成为
后人攀行的云桥
石刻,在阳光下焕发新彩
继续书写汉文明不朽的华章
(2024年9月率首届王维国际诗歌节来自美澳中的诗人赴汉中采风,这片藏在秦巴山区的聚宝盆,是两汉三国文化的发祥地。)
王芳闻,当代丝路行吟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咸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兼理论讲师团团长,陕西省作家协会秘书长,现任丝绸之路国际诗人联合会主席,联合国世界丝路论坛国际诗歌委员会主席,西北大学丝绸之路国际诗歌研究中心主任,《世界诗人》杂志总编。曾获中国第六届冰心散文奖,2017中国当代十佳诗人奖,2018西班牙伊比利亚诗歌奖金奖,2019年俄罗斯普希金诗歌奖,第二届博鳌国际诗歌节年度诗人奖,第42届世界诗人大会荣誉文学博士,第十届中国诗歌春晚十佳行吟诗人奖,首届长安杜牧诗歌奖古韵新风奖,香港世界华语文学桂冠诗人奖等国内外几十种奖项。著有诗歌集《太阳雨》,《丝路雁影》,《丝路虹影》,《地球之耳》等文学著作12部。
诗文曾在《人民日报.海外版》、《星星》、《诗选刊》、《诗林》、《绿风》、《延河》、《延安文学》、《草原》、《鸭绿江》、《深圳文学》、《中国诗人》、《世界诗人》、《当代诗人》、《海外文摘》、《中国文化报》、《作家报》、《欧洲诗人》、美国《综合新闻》、越南《西贡解放报》、荷兰《欧华荷雨》报、香港《文化艺术报》、澳门《莲花时报》、台《创世纪》杂志等五十余家国内外杂志报刊刊发。被译成多种外语介绍到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