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增虎(山东)
百灵烘牖,千里晴郎久。
树影定,蝉喧骤。
叶垂祈祷赈,莺倦哀声抖。
人家息,湿衫汗渍黏粘绉。
电闪雷呜吼,云卷狂风帚。
倾盆注,穿渠透。
池塘蛙鼓劲,雨润禾苗秀。
斜荫处,溟濛烟雾清凉够!





唐增虎先生的《千秋岁·初伏雨》以秦观体写齐鲁伏日骤雨,气象雄浑中见细腻,其艺术特色可评述如下:
一、意象经营
伏旱转骤雨:上阕"百灵烘牖"至"湿衫汗渍"四句,以"烘""定""骤""黏"等字,精准捕捉山东伏旱转雨的物理变化与体感。
暴雨动态:下阕"电闪雷呜"三句,用"吼""帚""透"等动词,摹写暴雨如帚扫千里的凌厉之势,与韩琦"倾盆注"异曲同工。
雨后生机:结句"蛙鼓劲""禾苗秀"化用杨万里"井花水"意象,展现雨润万物的生命张力。
二、语技法
方言入词:"晴郎久""黏粘绉"等齐鲁方言的运用,赋予词作地域特色,与"电闪雷呜"的拟声词形成刚柔并济的声韵效果。
通感修辞:"叶垂祈祷赈"将植物拟人化,"莺倦哀声抖"则实现听觉向触觉的转换,暗合王沂孙咏物词"以物写心"的手法。
三、情感结构
忧喜交织:上阕"祈祷赈"的焦灼与下阕"清凉够"的畅快形成情绪张力,延续了张镃"洗盏尝新酒"的夏日闲适感。
民生关怀:"雨润禾苗"的收束,呼应了韩琦"九野倾芳"的农事关切,体现词人对自然与人文的双重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