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邑诗坛张活力 文侯雅韵谱新章

杨克斌 肖永传 韦兆坚 韦永洁
叶茂华 李承君 岑振钧 粱圣易
周国英 张兴芬 赖崇义 潘道喜
覃作权 唐玲芝 朱安灵 黄忆画
黄佩琼 吴荣光 覃鸿腾 赵有荣
黎俊国 林焕新 韦先初 申长青
莫宽延 吴庆东 兰必华 雷容山
冯 冰 韦柳庆 萧根源 陈统才
黄振杰 杨武经 杨佩云 苏茂华
陈协明 李宁华 罗正平 李佳洪
覃振初 刘怀英 陈香建 郑汉文
冯颖红 邓宏声 陈仕华 周进伟
郭 玲 秦平生 汤菊香 钟素冰
岑维民
本期编辑 岑振钧 赵有荣
文/杨克斌
喜看诗坛添一葩,根深柳北映丹霞。
龙城风雅七兄弟,唱合玉音无际涯。
贺诗
文/肖永传
柳北城区喜气扬,杏坛结社竞飞翔。
诗人相聚描前景,墨客同谋议远航。
戳力不停圆梦急,激情迸放富民忙。
从今还待众才俊,文化开新韵味长。
贺柳州市柳北区诗词学会成立
文/韦兆坚
蟠龙翥处墨生香,荟萃群星今聚堂。
万仞书山存古意,三江赋海濯新章。
金箫响彻壶城月,玉笛轻融阆苑光。
但使骚魂承李杜,千帆竞发韵悠扬。
贺柳州市柳北区诗词学会成立》
文/韦永洁
龙城佳处耀华堂,雅聚群贤赋锦章。
墨友盈庭闲趣逸,诗花漫野客情扬。
千般襟抱涵江月,一片丹忱映柳庄。
高举吟旗臻妙境,声名远播韵流芳。
贺柳州市柳北区诗词学会成立
文/叶茂华
龙城文运启新章,贺语声随剑水长。
子厚遗风熏后学,群贤雅集聚华堂。
罗池月酿千篇秀,笔阵春生万象光。
更待骚坛扬盛誉,续将诗脉耀南疆。
临江仙·柳北区诗词学会成立有赋
文/李承君
潋滟波光粼柳水,半城景色妖娆。雀儿山下韵旗飘。雅亭初筑就,骚客乐相邀。
绿蚁一杯酬子厚,蛮荒始有今朝。唐风宋雨润新苗。挚诚歌岁月,却胜上云霄。
贺柳北区诗词学会成立
文/岑振钧
六月诗花盛,葱茏美景幽。
移来文惠泽,滋润岭南州。
韵律欣相合,贤才喜唱酬。
鲲鹏初展翅,期待激情遒!
柳北区诗词学会成立有寄
文/梁圣易
九街文脉远,三镇好风光。
借得雀儿意,来歌钢铁乡。
今朝初抖擞,此路共扶将。
学会柳江畔,潮升诗韵长。
贺柳北诗词学会成立
文/周国英
诗坛学会启新程,荟萃英才雅韵生。
一阕清词传素意,荷香悄入笔端荣。
贺柳北诗词学会成立
文/张兴芬
吟旌飘拂韵玲珑,文脉壶城今古雄。
千载书香承子厚,一江墨浪起云鸿。
雕龙笔绘邕川色,绣虎才辉北斗虹。
更筑诗墙连九宇,新词唱颂彻长空。
贺柳北区诗词学会成立
文/赖崇义
骚坛七月起春声,柳北新盟雅韵生。
笔蘸鹧江腾碧浪,心连雀岭蔚龙城。
河东千载继唐宋,吟帜一杆夸俊英。
从此诗园添丽句,和风长护万花荣。
八声甘州·写在柳北区诗词学会成立之日
(柳永格·依钦谱)
文/潘道喜
恰熏风拂柳动吟旌,群彦聚华堂。看龙城焕彩,层轩溢笑,韵起斯方。多少清词丽句,逸雅意悠长。今幸骚坛会,共筑诗墙。
遥想柳侯谪处,有千年文脉,犹带书香。更今朝才俊,笔底绽芬芳。趁此刻,细斟宫羽,对屏笺,把墨韵飞扬。期明日,新词赋就,再颂吾乡。
清平乐·贺柳北区诗词学会成立
文/覃作权
朱明本土,柳北群贤聚。文匠河东传韵语,悦畅诗词曲赋。
龙城宝地耕锄,农工商旅佳区。描写人间雅事,祺祥社稷心舒。
注:朱明,夏天的雅称。出自《汉书·郊祀志》
鹧鸪天·喜获“光荣在党五十年”奖章暨广西科技大学“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感怀
文/唐玲芝
漫话春秋志未移,锤镰熠熠映心扉。
讲台三尺燃星火,绛帐无声润李蹊。
承重托,举旌旗,黉门奋臂织霞衣。
桑榆非晚豪情在,再驾长风逐梦飞。
荣获入党50年纪念章感怀
文/朱安灵
崇仰锤镰五十秋,长河浪涌一烟舟。
风云变幻行船正,教务冗忙倾力谋。
急急年华如过隙,微微心智献宏猷。
铿锵誓语当牢记,还写新歌向党讴。
在党五十年感怀
文/黄忆画
在党五旬年,金徽耀眼前。
初心从不改,信念更贞坚。
耐得身心苦,换来旗帜鲜。
今生无悔意,续写梦圆篇。
在党五十秋
文/黄佩琼
何惧雨风跟党走,举拳宣誓五旬秋。
徽章纪念胸前戴,牢记初心永不丢。
贺天舟九号发射成功
文/吴荣光
文昌腾烈焰,巨箭破云霄。
货运银河阔,舱开玉宇昭。
天和迎远客,宫阙会新骄。
筑梦苍穹里,神舟正弄潮。
注:天和是空间站核心舱名称。
《百越诗刊》首发式有寄
文/覃鸿腾
毕竟荷花月,清新自不同。
首刊红百越,独帜雅诗风。
一意寻经典,千锤隽玉珑。
人间烟火味,最得万家崇。
贺《百越诗刊》首发
文/赵有荣
龙城兴会雅风扬,百越诗坛绽华章。
两载耕耘收万象,八方协力汇千商。
寄情山水承唐韵,感物胸怀续楚觞。
幸有群贤襄盛举,墨香常伴纸刊航。
《百越诗刊》创刊首发
黎俊国
百亩韵田骚客栽,越梅初绽赏花台。
诗情总被乡情扰,刊出心声始释怀。
夏日村乡乐有忆
文/林焕新
山河安泰自风流,遍地田园果谷稠。
一路黍禾香馥馥,连村桑柘影悠悠。
欣看美景追思涌,喜说丰年旧事浮。
昨日知青何处去,至今犹忆信天游。
夏之韵
文/韦先初
朝霞似火照山冈,湛露红莲耀眼光。
鹭起凌云瑶草秀,蝉鸣鼓翼翠枝昌。
闲庭月洒侵灯影,曲径风回掠果香。
阵阵蛙声频问我,何时筹划筑敖仓。
咏夏日丝瓜
文/申长青
篱边翠日织丝田,垂露银条坠玉悬。
叶底初抽簪蕊细,梢头大展明月圆。
清含暑气凉侵袂,嫩得琼浆滑入筵。
莫道寻常蔬圃物,炎时可作济民泉。
咏荷
文/莫宽延
荷花吐艳放清香,不畏炎炎酷暑阳。
菩萨凡间来賜福,莲船水面荡鸳鸯。
荷韵生香
文/吴庆东
夏日方长好赏芳,田间美景数荷妆。
晶珠洒落青圆内,数朵红花竞斗塘。
中国第一热火炉
文/兰必华
塞北西州①望火炉,青蒿草木四成枯。
蓦然回望六盘水②,宾客如流闹乐都。
注①西州,吐鲁番别名。②六盘水,中国凉都。
仲夏于小院柚荫下
文/雷容山
柴门小院柚三株,矮桌林荫小紫壶。
躺椅悠摇新境地,清闲还得慧人租。
长相思 • 咏夏日
文/冯冰
花欲眠,草欲眠,柳蘸晴波啼鸟绵,斜阳映小园。
瓜也鲜,果也鲜,笑语丰收画景妍,高枝隐夏蝉。
江城子·酷暑吟诗 (苏轼体)
文/韦柳庆
伏天炎热暑云狂,汗沾裳,墨清香。刮肚搜肠,平仄韵掂量。笔拙难书心里意,天色静,月窥窗。
蝉嘶蛙噪夜茫茫,思无疆,鬓边霜。一夜未眠,犹自觅词章。已是星沉天欲晓,诗未了,纸千张。
观《半条红军被》感吟
文/萧根源
险壑山城①鬼见愁,红军征战过沙洲②。
群凶张胆寒风逼,百姓危身破屋留。
昨夜同心铭旧恨,今朝离泪诉新仇。
薄棉半幅连筋脉,思念长存五十秋③。
注①指湖南汝城县。②即汝城县沙洲村。③1934年,红军突围经过汝城县沙洲村,年轻妇女徐解秀收留三位女红军,临别时嘱其丈夫送红军出村,三位女红军将仅有的一床薄被剪下半幅送给徐解秀。其夫与红军一去杳无音讯,徐守着半条被子盼红军和丈夫归来,直至遗憾去世。此故事后来被挖掘出来并改编为歌剧在全国演出。
采桑子·纪会抗战胜利80周年
(欧阳修格)
文/陈统才
侵华日寇滔天罪,义愤填膺,国恨填膺,四亿挥戈斩鬼兵。
雄狮怒吼惊狼虎,除豹精英。抗日精英,反法西斯万古名。
浣溪沙·难忘七七事变
文/黄振权
炮震卢沟狮泪涟,日挑战火起狼烟。铁蹄魔爪踏中原。
亿万同胞遭惨杀,河山半壁受熬煎。八年抗战雪仇冤。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
——游船经马巩潭忆起
文/杨武经
马巩潭深寇骨藏,“三光”肆虐梦黄粱,
夺粮载酒嚣然去,设垒沿江正义张。
妄诩神兵沉浪底,勇歼抢匪喂鱼肠。
融波怒拍危崖处,犹是当年战鼓锵。
注:马巩潭:位于柳城县龙头镇之东。一九四四年,一小股日寇乘船上龙头抢粮,回经此地被抗日自卫队击沉,此战大大提升了当地抗日军民的斗志。
水调歌头·柳州市诗词学会乙巳年年会感赋
文/杨佩云
云在鞍山卧,桥跨柳江横。江边双塔高耸、飞瀑几神灵。莫道新春来早,草绿芽尖蕊俏,景色韵峥嵘。览胜登楼看,盛世尽清明。
东风报,诗韵漫,聚群英。华章吟诵、唯喜学会上高层。一抹斜阳共赏,千载词龙同谱,雷响振金声。天地文章写,逐梦满豪情。
清平乐·怀念泗顶矿(李白体)
文/苏茂华
离乡七载,迁徙真无奈。背井离乡身处外,眷恋痴情犹在。
锌铅荣誉消声,矿人茶社邕成。故土虽然遥远,烛山怀念诗生。
文/ 陈协明
十年磨剑笔如椽,比武华山韧且坚。
竹杖铁肩担绮梦,芒鞋健步迈云天。
汗珠点染青春色,笃志飞腾遐景烟。
汽笛鲜花何足顾,澄怀自若展雄篇。
永恒的拥抱
文/李宁华
慈母生辰福泽绵,同堂四代有亲缘。
千般苦难皆成往,万缕欣愉尽化弦。
昔日春晖情笃笃,今朝寸草意拳拳。
恩深似海何能报,反哺天长拥百年。
晚情抒怀
文/罗正平
今朝八十笑青天,回首人生感万千。
少小离家圆美梦,青年入伍卫家园。
横刀奔去犹征远,卸甲归来不种田。
时近黄昏知可贵,夕阳影里缀诗篇。
天都松
文/李佳洪
久踞危崖不放松,经风沐雨益从容。
翻天雾海千峰墨,卷地松涛万壑钟。
百劫霜皮凝铁骨,四时烟霭驻苍容。
奇姿何必争春色,漫展虬枝觅鹤踪。
注:天都峰为黄山奇峰,以险绝著称。
观荷感悟
文/覃振纯
仲夏池塘披绿装,粉腮轻绽溢馨香。
青蛙叶下藏身影,锦鲤波头吻晚阳。
苞蕾立蜓添雅趣,和风摇盖舞清狂。
愿同荷蕊心濯净,不惹凡尘当自强。
菜园吟
文/刘怀英
夏日执锄菜圃前,勤耕细作绿盈田。
提瓢浇水滋苗壮,俯首除芜护叶鲜。
风拂茄花摇紫梦,露凝辣子嵌珠钿。
逍遥自在园中走,怡养身心趣盎然。
中渡古镇风光
文/陈香建
斑斓石板旧砖房,千载榕荫武庙煌。
古渡迷离新宇盛,南塘旖旎北山苍。
无边莲叶婷婷立,有致江声汩汩扬。
最是香桥涵绝景,天坑飞越九龙翔。
龙城吟坛颂
文/郑汉文
百物峥嵘岁月稠,天民托志绘春秋。
半江柳水追轻舸,万缕文风熏绿洲。
墨客襟怀添气韵,骚坛内外竞风流。
笔端吐蕊同争艳,次第繁开势未收!
柳江畔春行(中华新韵)
文/冯颖红
凤岭桥东窑埠西,阔江若碧暖云低。
渚洲浅翠翩白鹭,瑶水桃鱼戏趣漪。
两畔浓花丝柳绿,一川玉带紫烟霓。
赏春何处寻芳色,鹂啭嫣红醉岸堤。
百乐竹海
文/邓宏声
婆娑千亩接青苍,翠暖晴岚百羽翔。
碧涧弹琴扬野趣,尘心暂寄醉篁乡。
注:“百乐〞,指柳州市柳南区太阳村镇百乐村。
品尝海水有感
文/陈仕华
人间万事要陈明,最好躬身迈步行。
大海碧波咸或淡,品尝过后感心清。
七龄孙儿搭火箭积木
文/周进伟
图纸张张藏密码,方菱块块辨玄枢。
神州重器胸中有,小手造星冲宇途。
奔跑颂
文/郭玲
疾步掠尘烟, 迎风意志坚。
心随天地阔, 一往向无前。
游龟石水库
文/秦平生
一楫青山远,清波弄玉痕。
诗情佳意境,入眼景无垠。
玫瑰吟
文/汤菊香
红影映斜阳,香风绕画堂。
情深藏刺骨,诗意满枝长。
踏莎行·"柳、来、河"书画摄影展
文/钟素冰
翰墨飘香,丹青焕绮。展厅漫步情如醉。笔端挥洒意飞扬,线条勾勒精心绘。
影画精灵,诗书典丽。万千形态多珍贵。凝眸细赏韵无穷,神思飘荡怀滋味。
鹧鸪天·夏耘插队感怀
文/岑维民
蔗垄锄声伴日长,薯苗分插趁晴光。
高粱穗压青衫影,玉米须粘草帽霜。
泥裹裤,汗侵裳,知青三载鬓微苍。
莫言书卷抛荒久,烟野孤篷是为堂。
浅评《送学会诗长之匡庐采风》
谭红梅
送学会诗长之匡庐采风
一导斋人
匡庐此去觅诗篇,骚客鸿儒揖道仙。
若得大风平地起,雄文美赋挂前川。
此诗以匡庐采风为背景,成功融合地理、文化与创作
期待,语言豪放且留白恰当。
起句:匡庐此去觅诗篇
匡庐:白居易《草堂记》:“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开篇点明采风目的地为庐山(匡庐),呼应了「天下诗人咏西海」系列创作活动中对庐山自然与人文景观的聚焦。
承句:骚客鸿儒揖道仙
南朝·宋·慧远《庐山记略》:“有匡俗先生者,出殷周之际,隐遐潜居其下,受道於仙人而共岭,时谓所止为仙人之庐而命焉。"本句巧妙融入庐山道教文化底蕴(如董奉、陆修静等历史人物),赋予诗意历史厚重感。
转句:若得大风平地起,
引用了刘邦的《大风歌》。《大风歌》展现了刘邦的豪迈情怀和统一天下的壮志,这种情感表达方式影响了后世许多诗人,尤其是在面对国家大事或个人抱负时,他们往往会借用类似的豪迈语言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结句:雄文美赋挂前川。
化用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壮阔意象。以“挂前川”比拟诗篇如瀑布般倾泻而出,既贴合庐山景观特色,又寄托对诗长文思泉涌的祝愿。
这是一首符合当代田园诗词创作导向的送别佳作。全诗四句话,化用了四个典故,体现了作者丰厚的文学功底。典故与实景结合:将庐山瀑飞泉涌等实景与《大风歌》的豪迈典故融合,增强诗意张力。语言凝练有力,四句结构紧凑,末句“挂前川”兼具画面感与音韵美。
此诗的不足在转句,《大风歌》有点跑远了。若能在
意象选择上更贴近庐山独特风貌(如:牯岭云海…….),并深化情景交融的层次,则诗意会更丰满。但瑕不掩瑜,这仍是一首很有可读性的好诗!
诗浅析完了,也许并不合作者的本意。若有误解,还请老师包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