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供稿审核林耀平先生
(一)
打破学历迷思 看中真实能力
——读“林氏草根理论”感悟
宋献生
我爱读“林氏草根理论”,自喻草根,实则深植于沃土,每读一篇都受益匪浅。
今晨在阅读“学历与本事并不一定成正比”这篇短文后,我深受触动。一直以来,我们身处一个学历备受瞩目的时代,似乎高学历就等同于成功的入场券,是能力的绝对证明。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简单。
文中提到的“林氏草根理论”,像一把利剑,直击当下众多企事业单位在招聘时被学历“绑架”的痛点。过度关注学历,把博士后、博士、硕士等学历当成筛选人才的硬指标,将那些没有高学历却有真本事的人拒之门外 。我们可以看看身边的例子,那些没读过正规医学院、没有学历、没有行医证的老中医,仅凭把脉、看舌苔、问起居,就能精准开方治病;经验丰富的农民工,在拆旧房建新房时,有着高学历者难以企及的专业判断和实操能力。这足以说明:学历并不能完全代表一个人的能力。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成功也并非只有学历这一条路径。伟人领袖毛泽东主席仅有中专学历,却能领导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推翻反动统治,建立新中国,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一事实有力地证明:学历与本事之间并没有必然的正比关系。低学历者也能凭借自身的智慧、勇气和不懈努力,在时代的舞台上大放异彩。
讲学历而不为学历,过度强调学历,会让我们错失许多真正有能力的人才,也会让一些高学历者产生优越感,忽视自身能力的提升。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学历只是学习经历的证明,而能力才是在社会立足和发展的根本。
总之,在生活和工作中,要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看待人才,不能仅凭学历去评判一个人,而应关注其实际能力和所取得的成果。
2025年7月21日于南宁
(二)
高学历与真本事之悟
——学习“林氏草根理论”有感
北方老兵
学习了老战友的“林氏草根理论”短文《学历与本事并不一定成正比》感悟颇深。
当下,学历俨然是职场大门口一道铜铸的门槛,俨然已成为一道坚硬的分水岭。招聘启事上“本科及以上”的字样,无声而坚定地将那些学历不高、却身怀真才实学的身影拒之门外——这冰冷铁律正日益成为求职者难逾的天堑。
多少才华与潜力因一纸证书的“不足”而让众人碰壁!所谓“门槛”,常如一把生锈的筛子,任凭金粒从孔中漏下,却把浮于表面的沙砾尽收囊中。当企业仅凭文凭为才情贴标签时,便如仅凭封面评判一本书一样,终将错过许多灵魂深处闪烁的奇光异彩。一纸证书,根本就丈量不出人生的深度、广度与厚度。
学历本应是过往学习历程的勋章,不应成为未来可能性的镣铐。真正有远见的企业、单位,目光岂能囿于起点?我们需奋力打破这僵硬的“唯学历论”藩篱——让那些未被学历照亮却积蓄着热能的人,其灼灼光芒不被埋没于一纸幽暗之中。
唯有如此,职场才能真正化作“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沃土。毕竟,在通往成功的广阔路途上,能力与品格方为永不褪色的通行证,这足以载着人们穿越任何形式的门槛,奔赴各自的星辰大海。
桂林都市文艺社机构
社长:林耀平
终身荣誉社长:黄家城(桂林都市文学社总社社长)
荣誉社长:黄蓓蓓 文长海 韦天喜 江开华
副社长:李运德 孙炎宏 李席林 杨爱国 桂太平 加阅 董芝 张学超 王庆福 肖永传 韦天喜 唐奇芳 李文涛 赵荣新 隆光诚 廖家驹
顾问:蒋官军 周卡宁 雅兰 赵淬 王学志 随风 廖明东 胡自立唐祥玉 祁培成 周牧游
执行总编兼审稿:胡桂芹(韵芘胡桂芹)
主播副社长:虹 清风
主播顾问兼文学顾问:虹 清风 伊岚 山谷幽兰 紫燕 心太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