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伏作品雅集
作者/平台16诗友
[前言]入伏,是指进入“三伏”的意思。民谚 “夏至三庚数头伏”,这是确立初伏的依据。历书规定:“夏至三庚便数伏”,意思是说,“从夏至日”开始往后数,数到第三个“庚日”便开始入伏了。这里的“庚日”是指古代的“干支纪日法”中带有“庚”字头的那一天。
伏日起源和习俗有一个演变过程。据《史记·秦本记》所述,秦德公二年(公元前676)夏季很热,用杀狗来攘解热毒,以免谷库受热出现大量飞虫,并避免人们因天气过热而生病,便把要解毒的酷热日子称为伏日。
伏日在汉代就已经是重要的节候。汉代非常重视伏、腊二祀。汉代长安每到伏日,家家户户都要紧闭大门以躲避厉鬼。
中国很久以来就以伏为农时,指导农业生产。如北魏《齐民要术》在谈到种小豆时说:“夏至后十日种者为上时,初伏断手为中时,中伏断手为下时,中伏以后则晚矣。”及至唐代,伏日依然是重要的节候。伏日的历注出现在历日文书中,说明唐朝将伏日的时间选择纳入其政令体系之中。
入伏后,湿热的夏季风已经推进到中国北方,主雨带也北上到黄淮、华北到东北区域,这些区域夏季暴雨增多,空气湿度大,所以是这些区域一年中高温、高湿和高极端天气风险的时期。
入伏时雄鹰开始远离地面,翱翔在清凉的高空中,以躲避蒸烤大地的滚滚热浪。故而在季夏的傍晚,很容易见到鹰击长空的壮观景象。
2025年的“三伏”从7月20日入伏开始,到8月18日出伏结束,一共30天。
①入伏
文/王喜生
池上荷香犹未散,
诗中蝉语入伏关。
且将熇热坐忘去,
慢待清凉赴远山。
作者简介:王喜生,笔名:岁寒好友。高级教师,黑龙江省伊春人。
②七绝《头伏》
文/冬雪
槐花雨沥野朦胧,
洒落金帛绚暑风。
水映荷红接碧叶,
溪流涧影柳传情。
2025年7月20日
作者简介:魏淑华,笔名冬雪。河北迁西人。首钢退休爱好文学,喜欢古典诗词。闲时做点小诗,以充实退休生活。

③七绝《头伏》
文/春柳
头伏雨落显微凉
润土无声暑气藏
冷暖花知猜日月
原来盛夏卧荷塘
作者简历:弭静 ,网名:春柳。女 退休于开滦煤矿。唐山市音乐文学学会会员。

④入伏
文/清风徐来
沥沥甘霖映荷红,
碧叶如洗接天穹。
头伏署风微吹来,
惬意爽心众人同。
作者简介:徐文强,笔名清风徐来。喜欢交友,旅游,写诗。

⑤七言.初伏雨
文/苍山(盛军)
伏雨连绵雷电闪,
浓云密布罩山川。
炎热消退凉且爽,
满目荷花张碧伞。
蛙鼓吵作闹不休,
难阻花间蜂蝶恋。
小城大市闹作剧,
多情应数大自然!
作者简历:网名苍山(盛军),中共.党员,高级政工师,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⑥初伏
文/惠强
今日入伏头一天,
热浪已让汗湿衫。
三十天的三伏日,
桑拿烧烤同来煎。
劝君切莫怨天热,
夏练三伏意志坚。
心静顿觉自然凉,
摇扇品茶仙境般。
三伏过后秋风起,
收获季节已扬帆。
作者简介:吴惠强,网络昵称芳亭。山东德州人,业余爱好写作。擅长自由体诗歌和藏头诗等。

⑦西江月.雨思
文/蔡成立
龙游头伏布雨
灵动凤城诗意
有否拍友记南湖
山魂水韵留取
难得风云际会
舒扬心曲几许
撑把花伞近荷塘
山水画间等你
作者简介:蔡成立(网名成立)河北唐山人,唐钢退休;喜欢旅游、爱好文学;愿以拙笔用接地气的文辞、正能量的思维、忠实记录生活感悟。

⑧七律·入伏
文/万毅
伏阳炙地暑难消,
蝉噪声鸣上柳梢。
热浪翻腾灼草木,
汗珠滚落透衣袍。
慢摇蒲扇寻荫坐,
闲数冰瓜待雨浇。
幸有清茶凉爽意,
拙诗一首自逍遥。
作者简介:万毅,陕西省作协会员,西安市作协会员。第四届茅盾文学杯全国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获得者。

⑨入伏(打油诗)
文/陈占山
夏日嫌天热,
冬天盼暖阳。
昨夜一场雨,
清晨仍闷慌。
一览众山小,
薪尽自然凉。
只要心清爽,
热凉皆时光。
作者简介:陈占山,网名,百年大计。左权县西安村人。是一名普通退休教师。爱好写作,爱好文学。

⑩头伏
文/雪中行
荷花盛放头伏天,
骄阳似火蒸煮煎。
碧绿掩映蝉鸣叫,
藕叶摇风清凉添。
蜻蜓点水涟漪韵,
一瞬永恒禅意间。
作者简介:肖力,笔名:雪中行。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九三分局荣军农场机关退休,现定居在广东省肇庆市。

⑪林都入伏日
文/刁柏春
浓阴四布雨茫茫,
雾罩云遮不见阳。
暑气炎炎威力减,
高温烈烈瞬间亡。
菁菁林木添油色,
滚滚跳珠敲韵章。
入伏门开末来热,
老天反是送清凉。
作者简介:刁柏春,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先后在伊春一中、伊春师范、伊春教委工作。

⑫入伏
文/梅花
入伏的第一个清晨是被雨声叫醒的。窗帘缝里渗进的天光带着点潮乎乎的白,不像往常伏天该有的炽烈,倒先让雨占了先机。
起初是细密的沙沙声,像有人在窗外铺开一张浸了水的宣纸,每一滴都落得轻缓。后来渐渐密起来,雨珠敲在空调外机上,敲在阳台的栏杆上,敲出钝钝的脆响,倒把屋子里的静衬得更分明了。
伏天的热是藏在水汽里的,此刻被雨压着,暂时没来得及冒头。坐在窗边听着,能听见雨丝掠过树叶的声音——不是秋风里那种哗啦啦的摇晃,是被打湿的叶片在轻轻颤动,偶尔有积在叶尖的水珠坠下来,“咚”地落进楼下的草丛里。
远处的楼群被雨雾蒙着,像浸在淡墨里。雨落在窗玻璃上,先聚成细细的水流,再蜿蜒着往下淌,把窗外的树影、车流都揉成了模糊的光斑。不用急着开空调,空气里有泥土和青草的味道,混着刚洗过的床单气息,是伏天里难得的清润。
这样的雨大概不会下太久,等太阳出来,热气就会裹着水汽漫上来。但此刻只消坐着,听雨声漫过清晨,就觉得这漫长的伏天,也算有了个温柔的开头。
作者简介:梅花,热爱生活,热爱诗歌,黑龙江省伊春诗词协会会员。

⑬夏韵
文/赵玉莲
南方高温无尽头
云帆万里快乐游
意乱寻凉方静好
北方避暑解烦忧
甜甜蜜蜜清凉曲
缠缠绵绵舞乡愁
你我笑在伏天里
举手轻将热浪收
2025/7/20于广东肇庆
作者简介:赵玉莲,笔名雪莲。黑龙江省伊春市乌翠区第三中学化学教师。

⑭初伏
文/走自己的路
入伏降雨进海南
红色预警信号间
大海咆哮浪潮卷
游客进退两为难
作者简介:赵亚丽,笔名,走自己的路。双鸭山人,没读过几天书,酷爱文学,喜欢唱歌,爱和正能量人在一起。

⑮入伏杂吟
文/红尘遗梦
骄阳似火汗淋漓
手摇蒲扇庭院中
蝉鸣声声惹人烦
躲进小屋刷抖音
管它春夏与秋冬
作者简介:冯林伟 ,笔名:红尘遗梦 左权县麻田镇,西安村麻渠沟村组25号,榆社县作家协会会员。
⑯鹧鸪天·入伏
□刘金龙
赤日炎炎似火烧,熏风扑面热浪高。
蝉鸣高树声声噪,蛙鼓池塘阵阵嚣。
人困倦,犬慵憔,寻凉避暑各逍遥。
闲来独坐幽亭里,漫品清茶汗自消。
作者简介:刘金龙,中共党员,当过兵,教过书,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毕业。阳煤集团退休干部。系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散文学会会员、阳泉市作家协会会员、市楹联协会理事。在《山西日报》《阳泉晚报》《今古传奇》都报刊杂志发表数十篇散文、小说和诗歌作品。

责任编辑:王喜生 冬雪 雪莲
排版制作:流 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