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清风今犹在
林保国
淄博周村自古商业发达,素有“旱码头”“金周村”“天下第一村”之美誉,被考证为“鲁商”发源地。
鲁商在千百年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德为本、义为先、义致利”的商业思想,涌现出“大商无算”孟洛川为代表的周村商帮,确立了“厚道、诚信、开放、包容”的鲁商精神,时至今日仍廉洁文化元素历历在目。
“天下第一村”名号
周村因丝而商、因商而城、因商而盛,自古以来商业氛围浓厚,是齐文化的重要载体和鲁商文化的发源地。
1775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途经淄博周村,正逢正月十五,只见大街上各商号张灯结彩,正在举行划旱船、舞狮子、踩高跷等民俗表演。乾隆龙心大悦,觉得此地地杰人灵,顺即挥毫泼墨,御赐周村为“天下第一村”。

“今日无税”碑
1936年《现代本国地图》介绍:周村“素为豫、晋、燕、赵商贾汇集之地。清光绪三十年,开为商埠,当时商贾之盛,实超过济南,而为全省之冠。”
走在周村古街上,依然能感受到绵延不断、无处不在的丝绸文化。当年丝绸店铺林立,每日门前都车水马龙,来自东北、西北、南方以及国外的客商络绎不绝。闻名天下的中华名店“瑞蚨祥”“谦祥益”“鸿祥茶庄”“瑞生祥”等八大百年商号都分布在这里。
在周村银子市街的北首,立有一块六角形的石碑,上刻“今日无税”,这就是著名的“今日无税碑”,字是清顺治皇帝所赐,讲述着顺治年间刑部尚书周村人李化熙代商缴税、倡设义集的故事,宣示着身居高位的大员和地方名人推动家乡经济繁荣的义举,给后人留下了传世佳话。说起这块碑,当地人自豪地说:“我们这里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保税区’!”
当年刑部尚书李化熙回乡探亲,回京后向顺治皇帝禀告了周村街市税多的情况,建议皇帝下令,免除周村市税,让商人们安心做生意。顺治皇帝顺嘴说:“那就免一天的市税吧。”后刻石碑立于市中,上书“今日无税”。
数年后,李化熙为侍养老母辞官还乡。他看到周村街市繁荣,心里非常高兴。当看到那“今日无税”的石碑时,又有些后怕,他心里最清楚这四个字的来历和内涵。为了不使周村街商家再受欺负,他慷慨解囊,代替商家纳税。“商家可以不缴税,国家也不能少收入。”周村街纳多少税银,全部由李府承担,不再向商人征收一文。“每岁代为纳,豪棍敛迹,不得横行。”李化熙过世后,他的儿子李灌之、孙子李斯全、曾孙李可淳一辈接一辈,一直到道光年间,李化熙家族代缴市税持续了至少六代人,大约两百年时间。李化熙一家赓续传承默默无闻、造福桑梓的情怀一直被后人传颂。

“良心尺”
在周村大街瑞蚨祥店内,存放着一把“良心尺”。这尺子比普通尺子长一寸左右,在十个“寸”的刻度上刻有十个字:两端头分别是“天”和“地”,中间依次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店员们每天上柜前,掌柜的总要重申训诫:“上了柜,你手里的尺子就刻着天刻着地,刻着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天地良心、八伦八德融于一尺,它时刻提醒你要用好手中的尺子,不但不能给顾客量布时少了尺寸,而且要多让三分。”时刻提醒着店员们“至诚至上、货真价实、言不二价、童叟无欺”的经营宗旨,一寸寸让出的不单是绸缎布料,更是一份诚信和气度。

“借口钱”
周村古商城大德通票号有一枚“借口钱”,借用中间的“口”字为偏旁,上下左右分别组成了一个汉字,按逆时针的方向来念,右边起是“唯吾知足”,左边起是“知足唯吾”。这既是昭告不宰客、不欺客的诚信之道,也是表露商家对待金钱的豁达心态。
钱币总是人性贪欲的根源,而钱币中代表“口”字的方孔位于正中则表示人心。方孔是空的,则暗示人心本为空,是人类把它不断装满又掏空,掏空又装满,反反复复无休止。正如一首诗所写:
终日忙忙只为食,刚得食来又思衣。
衣食具备双足份,家中又无美貌妻。
有了三妻并四妾,头无纱帽被人欺。
当朝一日为宰相,又想面南做皇帝。

拾金不昧“还金处”
周村大街中段“英美烟草公司山东周村旧址”左门旁有一尊雕塑。一男子坐在一块石头上,怀里抱着一袋银两。这是一个反映淄博人拾金不昧、大德无言、大善无痕的道德故事,体现着诚信厚道的鲁商精神。
清乾隆年间,淄川瀑水庄以贩卖生丝为业的赵运亨到周村赶集,路拾褡裢里200两银子,为了等待失主,他饿得肚子咕咕叫都没离开,还为此耽误了生意。失主到来后非常感动,想给他一半银两作为答谢,但他却分文不取,失主为了感谢和铭记这位不留名的拾遗者,于是在路边立了块石碑,上面刻着三个大字:“还金处”,纪念这位拾金不昧的诚实商人,这一故事也激励着一辈辈齐鲁商人。

北有孟洛川
在李鸿章等人兴起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时,山东一代的大地主,开始进入城市经营商铺。从孟洛川(孟子第68代孙)的祖父开始,便开了孟家布店。孟洛川以山东周村的万蚨祥(瑞蚨祥前身)为基础,迅速建立起涉及绸布、茶庄、皮货、金饰等的庞大商业帝国。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其分号遍布天津、青岛、烟台、保定、上海、沈阳等地,连锁店达26处,开创了连锁运营的先河。
“南有胡雪岩,北有孟洛川。”孟洛川短短几十年便积攒了巨富,成为与胡雪岩齐名的商业巨贾。他的一生轰轰烈烈,他的为人之道、用人之道和经营之道,演绎出中国商业奇迹,被英国的一个大商人称为“中国的丝绸大王和东方第一商人”。而将瑞蚨祥发扬光大的孟洛川,也将一生经商之道浓缩于四个字——“大商无算”。
良心尺、还金处、无税牌......,一个个故事被默默传送,一种种精神在赓续传承,周村古商城努力打造着国家级历史文化古街、鲁商文化发源地、影视拍摄基地的品牌。
古商城的廉洁文化历经岁月洗礼,依然得以保留和传承,经商先立德的儒商精神一直在这里代代相传。叫响“儒商故里·丝路之源”文化品牌,亮出周村特色的“金名片”。
城以文兴,成就古商城的过往;以文兴城,开创古商城的明天。
古城清风今犹在,岁月悠悠韵无穷。

林保国,出生于1965年1月,大学学历,书法专业高级教师,喜爱文学、书法、运动。1984年参工,先后在周村教师进修学校、淄博教育学院、淄博师范、西南大学进修学习,躬耕教坛41载,发表多篇国家、省级论文,周村区优秀共产党员、周村区优秀教师、淄博市农民书画美术研究会会员、周村区老年书画学会会员、周村区朗诵协会会员。
座右铭:且歌且行且笑然。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