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
庄金旺
今年大年初五这天,一时兴起,竟然去了聊城中国运河博物馆,痛痛快快地玩了一通,出来时心中有说不出的痛快。
多年来的一桩心愿终于如愿以偿地实现了!
记得十多年前,那时运河博物馆刚刚落成,无意间从它身旁经过时,猛然间发现聊城竟然建成了这么一座宏伟气派的建筑物,禁不住怦然心动,很想立马走进去一看究竟,大饱眼福,但令人遗憾的是,终因时间不允许,最后也就只好作罢。匆匆而过,扫兴而去,真是太遗憾了!
博物馆东临古运河,西依著名的东昌湖,远远望去,它就像是一艘昂然挺立,正乘风破浪,阔步前行的巨船,看到它时,无不给人以震撼和力量。
馆名由中国名人费孝通题写,里面记载和展示的全是一些与古运河和古聊城有关的历史文化和历史文物,内容极其丰富。
中国历史上的古运河由聊城境内穿过,繁盛时期的古运河曾为昔日的聊城地区带来交通的便利,经济和文化的繁荣,为古聊城带来了深厚的文化积淀。
博物馆展示的主要是与古聊城和古运河有关的历史、自然风貌,以及这一地域的一些风土人情。
博物馆里多个地方都采用了现代科技手段,其高超的设计理念和技艺,让人无不为这座博物馆的水准之高而啧啧称赞,留连忘返。
博物馆共有五层,地下一层,地上四层。一进入地上一层正门大厅,第一眼映入眼帘的就是有一艘木质的很古老的木帆船横卧在那里。木帆船差不多有两层楼高,它矗立于整个建筑物中间的大厅里,它的桅杆顶部差不多都和博物馆的第三层底部平齐了。它的四周全是一层一层的,一个一个的大小不一的展览厅。每一层的展览厅都是环绕着这个中间悬挂着大帆船的大厅而建的,同一层的展览厅都是相通的。
地上四层无论你走到哪一层都能看到这个大帆船。
走进第一层,一左拐,第一眼我就被玻璃框里那些十分精美而耀眼的文物吸引住了!那一件件的文物全都能用高科技手段来展示,光亮的屏幕上,你只要用手一触摸,那些图片上的文物很快就能随着你的手势翻转,你手势向右,它们就跟着向右转;你手势向左,它们也会跟着向左转……你不用亲自去拿那些文物,就可以从触摸屏上把那些文物看得一清二楚。
二层三层的那些展厅里展示的主要是聊城运河时代以及近代的一些自然风貌和风土人情。
像手纺车,织布机这些展示的是古代妇女手工纺线,手工织布的场景。
木桶,木扁担展示是古聊城人从旱井里肩挑打水的场景。
土筐,木扁担,手推车展示的是肩挑,手推运载东西的场景。
石磨,石碾展示的是古聊城人怎样加工粮食的场景。
草编,手编等等展示的是古聊城人的手工技艺。
还有土布印染,服装,服饰,房屋建造等等五花八门,内容十分丰富全面。
当我走到专门的一个电影博物馆时,我被深深地吸引住,再也走不动了。只见一个展厅里正在放映电影!正前方挂着一个黑边的大白布幕,儿时最熟悉不过的电影放映机正在放映《地道战》!很快大人小孩正坐在那里聚精会神地观看,我也坐下来好像又穿越到儿时,重温了一回那难以忘怀的看电影的场景!
古运河的开挖场境以及历史上与开挖运河有关的那些皇帝官员也是博物馆里的重头戏,那些有关的皇帝和官员的名字以及他们的历史功绩全都十分清晰地展现了出来。
我站在一处沙盘一样的泥塑群雕面前驻足观看了好长一段时间。那是用泥塑的手法来展示运河开挖时的那个真实场景的特别大的布局图的。布局图里,数不尽的民工以及大大小小的官员,它们全都用泥塑制作而成,他们神态各异,活灵活现。
那些泥塑把古代聊城人吃苦耐劳,勤劳勇敢,不惧任何艰难险阻,万众一心一齐挖掘古运河的真实场景一揽无余地展示在众人面前。
在博物馆里,你也能看到聊城籍的像抗日名将张自忠以及现代文化名人季羡林等人的头像和事迹介绍。
走到博物馆的最上层,你会十分吃惊地发这最后的压轴戏竟是一面巨幅的十分壮观的动态画!
这幅画采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十分逼真地再现出古运河时期聊城一带真实的自然风貌和社会生活场景!
所有的一切场景全都是活的,维妙维肖,十分逼真!它涵盖的内容十分丰富全面!
画面上聊城光岳楼,临清舍利宝塔等等这些地标性的建筑也全都一目了然。
聊城中国运河博物馆博大精深,它的设计建造高端大气,很有品位,很有格局,它是聊城人的骄傲!

作者简介:庄金旺,山东茌平人,文学爱好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