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要跟你生活的苦痛跟你血肉相随的时代与共
作者:那寒
怎好点名你的名字?
可以大胆点名诗k、人民什么社,其实这样,有点像刨“祖坟”
祖坟里有我有你,关键是你我的文句上面去
一点不相配一点不汗颜
怪胎的文艺只一时性,一时偏离特色
葬送不了美好前程需谁去油淹灯蕊拨一拨
拨蕊人啊,今夜我会对着时空
今的来者太多你要怎样甄别手段可以天打雷轰
又不是抓孙猴子又是斗大地主,你智商为什么还那么低
一切的解答就上面两句中
误,只是无。兴,只是性
让子弹飞一会儿、让诗的门窗关闭一会儿
让伯乐的双眼装满了滚烫的金银水,让机朽的无生压弯它的玉满床
这些,都不可愤。可恨的不是朽木为官
而是你写出的几句不是诗,却光胩连档的随意横行
没了这个烟换烟、酒换酒的初级阶段。要盛行多久?
反正我只作好自己的自重,管它头上飞过什么鸟
只要它不砸在我头上,任由去去、去
2025年7月21日。
以血性叩问诗魂——那寒《诗要跟你生活的苦痛跟你血肉相随的时代与共》诗评
那寒的这首诗作,以锋利如刀的笔触剖开当下诗坛的病灶,在直白的诘问与滚烫的愤懑中,为诗歌的本质写下血性宣言。全诗没有华丽的辞藻堆砌,却字字如炬,将对诗歌现状的忧虑与对初心的坚守,熔铸于充满张力的语言肌理之中。
诗歌开篇便以“怎好点名你的名字?”的迟疑起笔,随即转向对诗坛乱象的尖锐批判:“可以大胆点名诗k、人民什么社,其实这样,有点像刨‘祖坟’”。这里的“祖坟”隐喻诗歌的精神根基——那些与生活苦痛、时代血脉相连的创作传统。而“文句上面去/一点不相配一点不汗颜”的直白指斥,撕开了某些“怪胎文艺”的虚伪面纱:它们脱离现实土壤,追求一时的标新立异,却背离了诗歌应有的温度与重量。
中段以辛辣的诘问深化批判,“又不是抓孙猴子又是斗大地主,你智商为什么还那么低/一切的解答就上面两句中”。这种近乎口语化的质问,将批判指向创作主体的迷失:当诗歌沦为脱离生活的空泛言说,创作者的“智商”便在投机取巧中矮化。“误,只是无。兴,只是性”的拆解,更戳破了某些伪诗意的本质——没有灵魂的“兴”,不过是空洞的情绪宣泄;脱离现实的“误”,终究是创作的虚无。
诗人对乱象的愤懑在“可恨的不是朽木为官/而是你写出的几句不是诗,却光胩连档的随意横行”中达到高潮。“光胩连档”的粗粝比喻,将那些无病呻吟、脱离现实的文字批驳得淋漓尽致,其愤怒并非源于个人恩怨,而是对诗歌尊严被践踏的痛心。“烟换烟、酒换酒的初级阶段”的嘲讽,则直指创作中功利交换的浮躁风气,道尽对诗歌纯粹性失落的忧虑。
结尾以坚守者的姿态收束:“反正我只作好自己的自重,管它头上飞过什么鸟/只要它不砸在我头上,任由去去、去”。在愤懑之后,诗人回归个体的坚守——不随波逐流,不与乱象同流合污,以“自重”守护诗歌的本真。这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姿态,虽带着孤绝,却为诗歌的未来保留了火种。
全诗语言粗粝却充满力量,口语化的表达中藏着匕首般的锋芒。诗人以“刨祖坟”的勇气直面诗坛痼疾,用“孙猴子”“朽木为官”等通俗意象增强批判的穿透力,将对诗歌本质的追问——“跟生活的苦痛血肉相随,与时代共呼吸”——贯穿始终。它不回避愤怒,不掩饰忧虑,却在最后落笔于“自重”的坚守,让批判有了建设性的落点:诗歌的救赎,终究始于每个创作者对初心的回望与践行。这既是对乱象的宣战,更是对诗歌精神的深情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