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迷途中的追光者:变局下的职场困局
魏益炳/文
当今生活如多彩世界般绚丽,我从不愿对个体品头论足,但对一些社会现象——或许可称之为思潮,倒愿与大家一同琢磨。
近年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浪潮翻涌,经济增速放缓的乏力感悄然渗透,职场内卷的焦虑更像一张无形的网。我的朋友圈里,总有几类人让人捉摸不透:亲近时似火焰,烧得人心里发烫;疏离时如寒冰,冻得人手足无措,想躲都躲不开。
我认识一位定居海滨城市的朋友,在一家世界500强外企做行政管理,标准的白领。月薪从几千到上万,房子、车子、存款样样不缺,在外人眼里,日子光鲜得很。
可她的日常是这样的:白天在各级领导、部门之间穿梭,拿文件、送通知、记会议、传指令,像个不停歇的陀螺;中午和晚上,又得半推半就地扎进饭局酒场,红酒、啤酒、白酒轮番上阵,强撑着绯红的笑脸应酬,博领导欢心,换客户满意。酒桌上,难免遇到些专看女士出糗、趁机揩油的酒鬼色鬼,她只能笑着应付,心里却早拧成了疙瘩。
旁人看来,这是为企业争了光、为自己攒了人脉,还满足了虚荣心,一举多得。可只有她自己知道,最怕的是回到家面对真实的生活。月上中天时,她踉跄着推开家门,看着酣睡的丈夫、抱书入眠的孩子,再瞅瞅厨房的狼藉、卫生间堆成山的衣物,一股说不清的惆怅就往上涌。更有人,得忍受夫妻长期分居的煎熬。
他们厌恶官场的尔虞我诈,却早已习惯了这种“体面”;鄙视商人的唯利是图,又眼红别人一掷千金;嘲笑职场的醉生梦死,却贪恋那种似梦非梦的虚幻;渴望真诚的感情,又总怀疑别人的真心。经济乏力的大环境里,内卷的压力像根鞭子,抽得他们不敢停步,只能在拉扯中挣扎——真是剪不断,理还乱。
于是,现代职场里,渐渐出现了一些在矛盾中迷失的白领。他们中,有人变得孤僻,有人被利益裹挟,有人内心空得发慌。具体表现为:创伤记忆总在梦里闪回,甩都甩不掉,还伴着心慌手抖;刻意逃避那些伤人的场景,不愿回忆,不愿说话,感情也越来越麻木;整日提心吊胆,容易发火,注意力没法集中,觉也睡不安稳……
社会学家和文学家曾把这类状态归为“后二战综合征”——被现代生活压垮的人。他们不比奉献比享受,不比业绩比关系,不比真情比金钱。有人生活奢靡,有人自愿做了“二奶”“小三”,成了金钱的奴隶、权贵的附庸。他们没什么大志向,却总做着不劳而获的梦。这群人中,女性似乎更多些,我姑且叫他们“追梦族”。
但平心而论,“追梦族”从未危害社会,反而在用自己的方式创造价值——他们本就是劳动者的一份子。在百年变局与内卷压力交织的当下,他们更需要社会、家人和朋友的理解与托举。若能主动求助心理医生,或许能慢慢走出来:试着接纳现实,抚平心里的褶子,缓解身体的不适;别憋着情绪,说出来,让家人一起扛;不用逼自己忘记,痛一阵子很正常;睡够了、歇好了,多和亲友聚聚,把日子拽回正轨;还有,重压之下容易走神,工作和开车时千万当心。
最后想对白领朋友们说:写下这些,从没想过伤害谁,更不必对号入座。若能让你觉得“原来有人懂我”,便是这篇短文的幸运了。
